(实在抱歉,今天下午去医院看胃病了,这几天胃实在不舒服,加上明天要回杭州的大学了。后面几天我可能要忙起来了,更新时间不一定能那么稳定,但是哪怕熬夜我也给你们写完每天的两章。写完这章我要睡觉去了,明天要一早起床上车。今天感谢诸位的订阅啦。)
李严集结了各家私兵,数量倒也不少,居然凑出了一千一百人,再征集了一部分青壮帮忙搬运礌石和滚木。李严亲自带领两千守军守在叛军主攻的西门,派黄权领一千三百守军守南门,严颜领一千三百守军守北门,刘瑁的大舅哥吴懿和族弟吴班领八百守军加五百私兵驻守敌军兵力最薄弱的东门。剩下的一百刀斧手则时刻跟随在刘璋身边,以防止有人混入了城内袭击刘璋,还有六百私兵和六百守军作为预备队。
预备队逐渐成为机动部队,比如守城的时候有四个门,预备队就是在哪一个门快要守不住的时候前去支援,也就是在需要支援的地方出现。
李严站在西门城门上,俯视着下面密密麻麻的大军,心中有一丝紧张。
他虽然是刘璋的心腹,但是益州军权基本在赵韪手中,他也只经历过小型的平叛战役而已。如此大的阵仗,还是第一次,李严感觉自己的心脏仿佛都要跳出来了一般。
不过,他的内心还是有一丝兴奋的,男儿就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他将自己的一切都赌在刘璋身上了,也相信自己会赢!
“正方将军!我已经统计过了,武库的装备还算充沛,滚木、礌石都足够用了!”一名中年文士快步奔上城楼向李严汇报道。这名中年文士正是张松的兄长广汉太守张肃,因为张松的缘故,所以张肃也算是刘璋手下的人。
李严点了点头“君矫(张肃表字)兄,辛苦了。烦劳你调配人手将滚木、礌石调往各城门,尤其提醒东门的吴懿,不要因为他们那里是敌军薄弱处就放松警惕。对了,武库中的箭矢,可曾清查完毕?大约有多少箭矢?”
“约十二万支箭矢。”
“分发各城门吧。”
“诺!”
张肃很快就离开了城楼。
一来,他是个干吏,喜欢做事胜过说话;二来,他是个纯粹的文人,一点武艺也不会,在这时刻会发生大战的城楼上不仅碍手碍脚,还有生命危险。
总体而言,雒城的城防不差,作为益州的州府所在之地,刘焉存活的时候也在这个方面下了一些心思,耗费了不少人力和物力在巩固城防。城高六丈,也就是将近十三米。别小看这个高度,在汉朝,城墙高度总体在十米左右,只有一些大城市或者边塞重镇才会到达十三米及以上(依据张继海先生的《汉代城市社会》得出的资料,如有错误还请读者指正)。而且雒城箭楼夯实、厚重。据广汉太守张肃所说,每年冬季,他都会派人加固城墙,也使得雒城变得格外坚固,这极其有利于防守。
李严一边思考着雒城的城防,一边循着箭楼驰道而行。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西门的箭楼之上。李严站在箭楼上,手扶垛口,举目向远处眺望。
就在这时,一只手拍在了李严的肩膀上,李严虎躯一颤,回头一看,正是刘璋笑容满面地看着他。
“正方啊,无需紧张,我相信你们所有人的能力,只要你们正常发挥,区区赵韪,不值一哂。”
李严心中有些感动,刘璋对于他们几人的这份信任,实在让他们无以为报。
随即李严也反应过来了,忙道“主公,你怎么上来了!请主公回到州牧府!大战之中臣恐无暇保护主公,若是主公有所闪失又该如何是好!此处有臣守备,绝不让敌军越雷池一步!主公快回去吧!”
刘璋摇了摇头,缓缓走到了城墙正中央的位置。
“孤乃益州牧、右将军刘璋!今日,孤与你们共守此城!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你们可敢与孤同生共死,并肩一战!”
刘璋的一席话引发了整个西门守军的震动!
“是州牧大人?”
“主公与我们同生共死?”
李严看着刘璋,嘴张着,似乎想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