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送上门的山东总兵官印(2 / 2)

对殖民地的需求,在工业化开始的第一天就被决定了。

刘明遇一直在为大宁日益扩大的生产量,而寻找新的原村料产地以及倾销地,大宁那可怜的内需要,只能通过战争消耗过剩的产能,只能靠陆路运输,运往中原,可陆路运输那点可怜的运输量,显然无法消化完全,进一步影响到扩大再生产的流程。

而山东是一个经贸发达的省份,它背后站着整个北直隶和中原大地,甚至可以远达江淮、四川,如果能打开这片广阔的市场,以小小的大宁而论,今后很长时间可以不用担心产品销路。乱世之中,绝难独善其身。

怎样对付游牧民族,为什么从治世、乱世交替,一次次建设起灿烂辉煌的文明,又一次次被野蛮落后所毁灭?

这个命题在五胡乱华、在宋元之交、在明清鼎革的时候,都有无数人思考过,他们上下求索他们昼夜苦思,但没有得出最正确的答案。

历史给了毫无争议的答案。

曾经纵横草原的天之骄子、上帝之鞭们,在工业化的近代军队面前,软弱得不堪一击。游牧民族天然的骑兵优势、嗜血杀戮和精良箭术,被钢铁和火药轻而易举的撕成碎片。

战争,从体力、马匹和凶残程度的竞争,变成了工业生产能力、人口素质和整体社会结构的竞争。农耕民族从此取得了对游牧民族的全面优势。

如果是历史学家、军事学家或者政治家,也许对此会有很多的解读,但刘明遇只会得出一个结论,工业化才能救大明。

工业化,对内就要建设商品社会,对外,必须拓展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

他虽然从山东迁徙了二百多万人口,可问题是,山东依旧是人口大省,山东也会是经济大省,这是由于山东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因为这里宜居。

纵然刘明遇可以依靠着自己的强制性措施,把人口迁徙到长城之外,可问题是,那里都是非宜居带,农业没有全面办法发展。

“侯爷的意思是,让我去当这个山东总兵?”

“没错!”

刘明遇道:“在咱们刘家军内部,你还是亲卫旅重装步兵团的团长,你和你的那些亲戚,依旧享受刘家军的福利和待遇,对外你就是山东总兵,我给你军官,把山东军打造成类似刘家军的铁血强军。”

刘明遇已经拿到了东江军的总兵官印,拥有染指辽南的机会,现在朱大典又给他送上这么一份大礼,正所谓有便宜不占,那就是王八蛋。

徐猛占据着山东,拥有打着山东军名义的刘家军,对于大宁的工业商品,可以起到很好的保驾护航作用。

这个总兵官,没有理由不要。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拿枪的,肯定有话语权。

在刘明遇耐心的教导下,徐猛终于明白过来。

他按照刘明遇的计策,他向朱大典提出,他担任山东总兵官可以,但是军官必须由他委任,从参将到游击把总。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朱大典同意徐猛的要求,成立四营山东军,每营三千人,设四名参将,每营下辖六名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