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丰收广场(1 / 2)

第九百一十二章;丰收广场

公元639年秋。贞观十二年。

第三轮耕种的粮食大丰收。

闽州城北三十多里的丰收广场,人山人海。

这是大唐世界第三次巨大的聚会,当今之世,规模最大的一次聚会。

第一次收获的时候,李钰规定热闹三十三天。

当年只有四海商人,和本地居民,还有陇西李氏上下八房的族人,参与进来,第二年丰收,数不尽的商人蜂拥而来,草原上几乎所有部落都来参与。

你想得到的货物,想不到的,这里都可以买换,不论是可起死回生的千年人参,还是可以续命延寿的万年血灵芝,又或者海底的天外陨石,闽州城丰收广场,都能买换。

今年第三次聚会,李世民没敢放松神经,朝廷也被上一次的税收震惊了,李世民春天,就安排了三十六个收税的官员,全是正六品的员外。

这些人带着一百多号账房先生,和三千南衙禁军过来闽州。

丰收广场提前被工部派来的匠人们扩大了十倍不止,清一色的都是坐北朝南,一排一排的房子。

放眼望去,丰收广场简直可以算作一个郡城了。

李世民不傻,他指望着这一回的税收,加闽州一年的税收,他要做一番大事,再次震惊世人,震惊整个大草原的事情。

没有钱他寸步难行,现在的朝廷和以前不一样了,李世民也变味儿了。

天下百姓农人连续五年的丰收,叫李唐两千稳如磐石,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刺激性消费越来越多。

百姓们舍得花钱了,可朝廷也习惯了大手大脚,兵部更是个无底洞。

李世民也很郁闷,户部里几乎每个月都是进进出出,从来没有空闲过几天,回收的,拨款的……

总之李世民一边疼痛,一边快乐,李唐朝廷不论怎么折腾,还他娘的是空虚无。

虽然总是保留着五百万贯不动,应付突发事件,可李世民的胃口,早已经不满足于这五百万贯的数目了,朝廷更是看不上这点小钱!

李世民也动过心思,朝廷也动过心思,可安排的大臣,总是把商场,和朝廷的买卖折腾的一塌糊涂。

长安城里的四个商场,被一群文官大员折腾的关闭两个。

剩下的两个,去掉开支,剩下的还不够李世民塞牙缝。

气的李世民破口大骂那些高官,尸位素餐。

商场负责人已经撤换了四次,现在谁都害怕被调过去,然后被皇帝逼迫着回家种地。

程咬金提议,成立一个钱部,跟六部等同。

弄得文官们哈哈大笑,其实李世民心里很赞同这个提议的,可是三省六部整好是最大的九数。

再加一部,就很不美了。

只能在户部里单独设立一个司,负责经营买卖的事情?

结果还是长孙无忌负责,他向皇帝请求多次,不想干户部的破烂差事,可都被拒绝了。

原因是尽管长孙无忌把那些买卖折腾的一塌糊涂,可是,换个人,恐怕只会更加的糟糕,所以李世民不敢同意长孙无忌的请求。

长孙无忌也是无奈至极,他头发都白了一圈又一圈,各种买卖还是不见起色,还好白酒的事情,长孙无忌拼死阻拦,这才没叫朝廷插手进去,还是有李钰的手下全权处理。

长孙无忌心里清楚,这最后一个大买卖如果给朝廷插手,那些没用的废物不出半年就能把白酒的买卖也弄黄。

到时候他就是记载进史书的最笨,最窝囊废的户部尚书了。

难受至极的长孙无忌下定决心要来闽州学习李钰的经商思路,所有人都搞不清楚,为何李钰到哪里,哪里就是天下银钱流通最快的地方。

就说现在的闽州城吧,天下各处都在修路,都是想的如何快速接连同样闽州的道路。

闽州两个字不知何时已经成了天下人最想去的地方。

只要是个百姓,都知道闽州城那里和长安城一样大,城里彻夜都有店铺开门一天到晚不关门停歇的。

如今的闽州城税收,成了朝廷日夜思念的一大收入。

朝廷除了白酒,和百姓们种地的税收,就剩下这闽州的贴补了。

现在的情况是,天下税收还不够维持李唐朝廷的运转,还需要把白酒的钱搭进去一大半,剩下的收入,李世民又要这样又要那样,几乎入不敷出!

所以朝廷想要有任何行动,都得指望闽州官道上的车轮响声。

现在的闽州可不是以前那样,一年交税一次了。

李世民和大臣们商量后,现在改成了一年上交朝廷三次税收。

但是这一次,李世民给长孙无忌安排的任务是,一直等到年底,把闽州这半年的税收一次性拉回去。

所以李世民从南衙禁军里挑选出三千个最厉害的士兵,就是害怕路上出现差池。

长孙无忌带着大队伍刚到丰收广场附近,就迫不及待的下了马。

“尚书?不往前走了?再走三十多里就能到达闽州城了……”

长孙无忌挥了挥手;

“不着急,今日先去看看那额丰收广场的气派,明日再去闽州不晚。”

“尚书,还不到祭拜五谷神的时候,还有七八天呢,恐怕这会儿,广场里头也没有多少商家!”

官员们一边下马凑过来,一边善意的提醒自家老大。

长孙无忌一脸的微笑;

“就是这样,才能摸清楚里头的路数,都记住了啊,咱们是朝廷的官员,可不是李大的家臣。”

“谁要是再和前头那些混账一样,天天就会吃喝玩乐,醉的一塌糊涂,把账都算错,还不辨东南西北,休要怪我长孙氏毒手无情。”

一群人都附和着笑了起来,唯独其中七八个中年人,低下了头,不敢吭半声,还羞红了脸。

“尚书放心就是,我等贵为朝廷官员,自然知道轻重缓急的。”

“是啊尚书,下官来前就想好了,天天呆在行市里办差,谁来请也不去吃喝玩乐,忠心君王之事。”

“我也是。”

“我也是这样想的,便是李县公来请,也要忍住了本心不动。”

听到手下官员们都信誓旦旦,长孙无忌点着头,缓解了脸色!

不是长孙无忌要黑脸,实在是这些人对付李钰,根本不是对手,再严格的税官派过来,不出十天,就跟着李钰穿一条裤子说话了!

“如此最好,走吧,咱们先去丰收广场看看,摸摸底子,来过的,熟悉的前头带路。”

“唯!”

长孙无忌一边走一边交代手下几十个官员,都长点心,趁着丰收广场没有开始聚会,把所有的商铺都记载清楚,谁家几间房,一间多大,多深,怎么做的买卖,都要仔细认真的记录。

一群人有些说着,还没等靠近丰收广场多远,就听到人声鼎沸。

长孙无忌扭头问来过的官员;

“刘员外,王员外。”

“下官在,请尚书吩咐。”

“可是记错了日子?丰收广场上已经祭拜过了五谷神?”

“没有啊?”

“尚书放心,李县公定下的规矩,哪一天就是哪一天,这里不是朝廷的部门……绝不会朝令夕改的。”

长孙无忌白了一眼两个手下;

“你们真会说话,朝廷的衙门,就说话容易更改了?这话传回去,又要折腾许多风浪来的。”

两个官员也知道说走了嘴,赶紧来解释;

“尚书恕罪,下官嘴快说漏了……下官没有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