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蝶急上心头,哭道:“她马上就要成为娘娘了,我们只怕真的要受她蹂躏了,小姐,若留在宫中,必定凶多吉少!如今之计,只有去求崔大人开恩,放我们出去吧!”
我心中惶然不安,揣摩着韩香云的字字句句,只觉得小蝶说得有理。
“好,赶紧去找崔大人!”
我一咬牙,拉着小蝶朝内侍省走去。
走到内侍省门口,几个小太监拦住了去路。
小蝶央求道:“烦请通报一声,莫家小姐拜见崔大人!”
小太监们哪里肯依,嚷道:“赶紧离开,大人忙着呢,怎会见你们!”
皇宫之中,唯一认得的,只有崔公公,若他不出面搭救,还能求谁去?
我心一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求崔大人救命!”
小蝶便也赶紧跪倒一旁,和我一道,恳求起众太监来。
“求崔大人救命!”
小太监们急了,只好赶紧跑去告诉公公。
终于,崔公公急匆匆地走了出来。
“这成何体统,赶紧起来!”
我已是泪眼迷离,更咽说道:“请大人救命!”
崔公公一怔,一脸茫然。
“所为何事,如此严重?”
我又见到他脸上的慈悲,惶然中看到了希望。
“大人知道的,前几日,那韩家姐姐受到大人责罚,怀恨在心,一心想要报复我们姐妹,听闻昨日她已受召侍寝,很快即行册封之礼!到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任人宰割了…”
小蝶也连连磕头,口中说道:“求大人救命,放我家小姐出宫回梁安吧!”
不知何故,这崔公公面色沉重,连连叹气。
“你们不能出宫啊…你们怎能出宫啊?”
小蝶哭求道:“崔大人神通广大,一定有办法可想啊…”
崔公公摇头说道:“你们是受懿旨应召入宫的,出宫必须持皇后凤令啊…出宫一事,不用再提!”
小蝶不无怨言地说道:“崔大人,当初是你钦点我家小姐的名,要她入宫应召,只是为何一路风尘,千里迢迢来到皇宫,大人突然又不管不顾了呢?大人不是说过,我家小姐容貌国色天香,必定会蒙受圣宠的吗?却为何连面圣的机会都没有了呢?”
一番话问得崔公公垂下头去,无言以对。
“哎,一言难尽,有些话…本座不能说啊…”
我已从崔公公的面色读出他的无奈,莫不正是印证我和小蝶的猜测吗?
自己无缘圣宠,定是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啊!
“求大人开恩,救救民女,既然不能提早出宫,还请大人庇佑,在宫中安然度过这一年,民女也无怨无憾了!”
崔公公看了看我,眼神无比怜爱。
“你啊,大可不必惊慌,命中给你安排好的,你逃也逃不掉!言多必失,我也不能再说什么了,否则必招来杀身之祸,对你,我给你几个字,几句话,你听好了…”
大可不必惊慌?
我和小蝶对望一眼,停止了哭泣,虽然不知他话中玄机,但心中满是期待。
“请大人指点!”
“忍辱负重,逢凶化吉,”崔公公边踱着步子,一边说道,“拨云见日,苦尽甘来!”
忍辱负重,逢凶化吉,拨云见日,苦尽甘来!
我在心里默念着这几句话,似懂非懂,但看到崔公公神情坚定,目光慈悲,又不由得选择相信。
回到居所的时候,看到一堆美人围在一起,交头接耳,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
小蝶打听才知道,那韩香云已获封“虹丽夫人”,赐了宫殿,已从这里迁走了。
.........
又一日,清晨,依旧有人传饭,然后未曾面圣的美人,去了东堂,留在这里的女子越来越少了。
至于我的去处,依然没有人管,实在是烦躁不安。
和小蝶漫无目的闲逛,看到远处有座花墙,高高的爬满了蔷薇,很是好看,便走了过去。
近了,又听到墙内欢声笑语,传出女人们的声音。
我从枝叶缝隙中朝里望去,里面的女人个个华服鲜亮,浓妆艳抹,不由得猜测于心。
“这莫非就是宫里的娘娘?”小蝶有些好奇,瞟瞟我,将脸上的笑意又收了回去。
是啊,他们仪态万方,早已飞上枝头,荣耀一身。
咦,有位娘娘好生面熟,好象是梁安郡和我一起进宫的那位…那位…
“小蝶,那位女子叫什么,我一时忘了…”
“姓沈,是我们莫家沈教头的女儿…”小蝶脱口而出,似是早就看见了她。
说实话,沈教头的女儿姿色一般,我敢肯定地说,比我逊色不少…
而另几张面孔,也绝对算不上倾国倾城的美人,可是…
可是如今他们成了娘娘,而我…
“你们两个宫婢,竟敢擅闯御花园!”
那刁蛮又熟悉的声音传来,让我不寒而栗。
这是我有生以来,最害怕也最讨厌听到的声音。
韩香云和淑玲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身后还跟着几个宫人。
如今,她可是虹丽夫人,身份大不相同,排场自然也不一样。
“给韩姐姐请安!”我知道她已荣升为夫人,忙拉着小蝶躬身行礼。
“你们是何等身分,竟如此怠慢!?”丫环淑玲却不乐意了,大声责斥道,“如今我家小姐贵为虹丽夫人,你们还这么不识礼数,赶紧行大礼,行大礼!”
我虽极不情愿,可知道如今身分尊贵,无可奈何,只得拉着小蝶双双跪地,行叩拜之礼。
“拜见虹丽夫人!”
韩香云一身华服,金玉满头,鄙视之情洋溢于发丝。
“也不看看自己的身分,这御花园是你们能来的吗?”
我忙赔罪道:“我们不懂规距,还请夫人见谅!”
韩香云双眼圆睁,冷笑:“你们确实是不懂规距,只要受点皮肉之苦,自然就长记性了!淑玲,打!”
“是,夫人!”淑玲高兴坏了,如今终于可以报复了,便窜上前来,扬起手!
小蝶怕她伤着我,赶紧上前,挡在前面,重重挨了一记耳光。
“住手!”
这时,就见一紫袍妇人带着几个宫人,走出园来,大声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