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魔、攻贫魔、反盗版、支持正版阅读。
面对病毒患者日渐剧增,而医务人员严重匮乏的窘境,宁秭归不得不向在江宁市坐镇指挥的上级协调小组恳求援助。
求援的电话仅仅打过去不到半个小时,一支来自上海市某区的25人医疗团队就风尘仆仆赶到了医院。
带队队长是位身材高大的男子,全身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装置,压根看不出来他的年纪和五官。
穿着如同太空服的宁秭归站在走廊里,正在与江宁这家医院与她穿着同样装备的院长协商事情。
他俩决定将妇产科暂时调整到隔壁的三层楼上,其余的科室均临时调整为病毒患者服务。
助理医师苏冰带着上海的领队队长走到宁秭归身后,高声喊道:“宁主任,上海支援队来了。”
宁秭归回转身子,抬头仰望着面前这位全身武装的来者、穿着防护装置、仅仅露出一双眼睛来自上海的医疗同行。
她顿时愣怔住了,俩人双目对视的那一刻,一眼万年,第一眼宁秭归就认出了经常进入梦中的他。
被突如其来的重逢时刻给惊呆了,宁秭归嘴角颤抖、脸色绯红,虽然防护装置遮挡了她的面部表情,可她的头脑一阵眩晕,身子摇晃几下,眼看着就要倒下。
不知是因再次见到他血脉喷张的鲜血涌向头顶造成的,还是这些天疲倦过度造成的,也许慌张和疲倦兼而有之。
上海支援队领队队长荣葱与宁秭归四目对视时,瞳眸深处那一闪而过的巨大错愕,或是震惊都不为过,而且是相当的震惊,可也只是一瞬,来不及回味就赶紧一个跨步,眼疾手快得扶住了身子趔趄的宁秭归,将她轻轻揽入怀中。
过了一会儿,宁秭归感觉到头脑清醒了,她克制着内心的激动,身子一僵,整个人又冷了下来,轻轻推开荣葱的拥抱。
因为当时残酷无情的病毒疫情,让她没有更多的时间沉浸在与深爱之人久别重逢的意外和儿女情长之上,她马上恢复了正常。
由北京和上海支援江宁市的两个医疗队,临时组成了一个53人的救助团队,宁秭归是带队队长,荣葱是副队长。
宁秭归和荣葱都是比较理性的医者,他俩将多年前的恩怨情仇全部放置一边,俩人拧成一股绳带领着各自的队伍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抗击病毒疫情的战役中来。
在这次与病毒抢夺生命的战争中,俩人又如20多年前在日本东京大学学习一样,配合相当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连对方的一声咳嗽,都能悟出对方下一步该干什么。
在会诊、巡诊、疑难危重和死亡病例的讨论等各项工作时,俩人默契的配合,连过渡的磨合期都没有,娴熟而又如同一个人般在同步抢救病毒病人。
“一切以患者为重”的理念在宁秭归和荣葱心中执着而坚定,支援江宁的日日夜夜,宁秭归和荣葱俩人根据各自所长分工协作,取长补短,让所在医院许多重症、危重症患者转危为安。
为危重患者吸痰、与同事交流救治经验、检查患者呼吸机、查阅患者胸片……
在返回驻地的班车上,每当荣葱闭着双眼沉思时,坐在他后排座的宁秭归就知道,他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把白天的患者情况进行仔细得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