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里面也少了张蒙的作用,因为他在开国称帝后,连续进行很多项措施。其中最大的,也是对老百姓,确确的说是对农民最有利的政策,那就是减税分田。
张蒙当然不会学土改那一套,因为在这个时代根本就不合适,也不符合他的利益。他只是把那些因为“战乱”,而变成无主之地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当然了,至于这些土地是否真的是因为战乱,而变成无主之地的,那就不是可以深究的了。
总之张蒙这一招,很快就见到效果,让那些原本没有土地的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当然了,这些土地不是说就给了他们,成为私有土地了。而是这些土地仍然归国有,不允许私人买卖。这些土地只允许他们自由耕种,然后交一部分税收,剩下的产出都是自己的。
这样一来,虽然还是租种土地,但是收成却比以前多了很多,不仅可以保证温饱,一年下来,还有不少的结余。
华夏百姓就是这点好,只要能吃饱肚子,他们就是最好的百姓,勤劳、守规、拥君爱国。
而第二个重大措施,那就是教育方面,张蒙耗费巨资,开办了很多很多学校。从小学到初中,全国各地开花,让所有学龄儿童入学,开启民智。
然后通过新式教育,来选拔新的人才,逐渐把旧式官吏都换了一遍。
对于那些刚开始反对,并阻挠这些措施的人,张蒙可是没有心慈手软。他拿出来现代新式的儒学理念,强点强国强种,树立了新的华夏文明风气。
而那些冥顽不灵的旧时文人,都被他杀了个干净。剩下都是真心拥戴他,并想要改变的,还有那些软骨头的文人。
这就是国朝新开的好处,天下破碎的同时,也给了张蒙重整河山的机会。
又是五年的低调发育,大华帝国方方面面都走上了正轨。值得一说的是,除去藏地西域,还有塞外蒙古等地,其他地方已经都投降过来。
哪怕是和张蒙有杀夫之仇的甘宁道新首领杨金花,也在第二年,率领整个西凉军投靠过来。因为她比其他人更清楚,面对能轻易斩杀李定国的张蒙,他们西凉军根本没有多少机会反抗。到时候,只要大华军一到,他们还是只有投降或灭亡一途可走。与其等到那个时候,还不如现在就投降,也能得到一个好的待遇。
而之所以等到第二年才投降,那是因为他们内部,有一些终于闯王李定国的人,开始不同意投降大华。等杨金花劝说无果,下狠手把这些人都收拾了后,也就没赶上张蒙称帝。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随着甘宁道的投降,剩下的那些地方,就都是张蒙可以放开手脚收拾的地方了。
因为除去西域,在甘宁道投降后,也跟随着投靠过来外,其他的如藏地、塞外、安南和朝鲜等地,在张蒙的眼里都是番邦外族,死不足惜!
所以,张蒙在等国力发展起来后,各方面都具备征伐外族的时候,他悍然发动了对外战争,开始征服域外的各种不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