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村默默的盘算着手头上可以使用的资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钱却显得有些缺乏。
首先是收购勇士股权,花了28亿美元。收购itter,facebook,特斯拉,苹果四支股票各3千万,奈飞4千万,比特币110万枚花了187万美元。
支付律师事务所费用10万美元,黄伟和两个会计师各10万美元好处费,律师行帮助成功收购勇士的500万美元。
七七八八加起来一共已经花了四亿四千七百二十多万,还剩下七千两百多万美元可供使用,换算过来差不多是四亿七千万rb。
国内许绍栋这边6个网吧加上打点,宣传费用至少四千五百万人民币,棋牌室扩张为8个需要近一千万。
赵岚的会计财务公司不能只做沈江村自己公司的活,必须要拓展业务,做到自负盈亏才行,前期广告宣传,招人等等开销少说500万。
三个公司总共六千万,此外还有怂恿母亲跨界的花木基地和连锁店要沈江村注资,先期一千万是必要的。
然后医药,外贸和投资部门投入暂时不计,还没面试候选人。沈江村看人下菜,面试结果满意再决定三个方向的资金投入情况。
最后,沈江村打算为涉足新能源汽车试试水,开4s店,后期可以直接转化为自家品牌的售后4s店。
所有店面一定,必须是自有产业。此时的人恐怕想不到以后的店铺租金会有多么的离谱,简直是卖身为店铺拥有者打工。
前世有个著名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水土不服,大败亏输,亏损严重。准备撤离华夏市场时把总部大楼卖掉,竟然转亏为盈,赚了十几亿rb。可见当时的房地产有多么的疯狂。
他不打算进入商业住宅地产,因为他不想以后房价涨的飞起了被人骂黑心资本家。但是自家产业全是实现土地自有化后,可以节省大量房租。
而且万一需要转型,或者贷款,这些自有店面与土地都是公司升值的优质固定资产。4s店的负责人还没找到,要再麻烦徐诚了,她推荐的人选挺靠谱的。
如果计划好的公司全部顺利运营,那么除去投资部门和母亲的花木公司,有6家公司。可以成立集团公司了,核心母公司则为医药公司为主。
成立集团公司有很多好处和优势,比如1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方便管理、运行。多家公司、多处产业。如果事事俱到不可能完成。成立集团是非常好的办法。甚至某些企业都是集团群。
2,这第二点就是资源分配得当回流利用。良性上升期的企业有很多资源,平时都不能得以利用起来。比如资金、人才、延伸业务等等。我自己有财务公司我可以将集团的财务都在财务公司办理不比找外部单位。我可以将我集团的高管安排在其擅长的位置上。我集团闲置的现金可以用在别的业务上等等。
3,这第三点就是隔离风险。风险是企业经营客观存在的、不可清除的。甚至企业也是在利润和风险之间博弈。有倾家荡产的也有金钵满满的,集团可以做一道屏障,如果某个子公司有问题我们可以将问题公司进行隔离而不影响其他公司的经营。这个很重要。
4,互相推进,集团各公司之间同属一家,首先从意愿上同心同德互相帮助。另外集团公司之间有共同属性。对项目共同努力公关对敌对企业进行阻击力量更强。我的集团可以使我的业务有各种保障而敌对企业将受各种限制。
5,各地政府为吸引企业到当地投资,对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团总部,除了有巨额的经济补助,在购地、用电及行政审批上也具有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