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到自己的海外推广计划需要大量的老师,沈江村觉得跟师范类大学合作可能性很高。师范大学不仅担负着培养高水平的师资使命,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被赋予了一种全新意义的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的标识,师范大学正由过去比较单一的培养文、理、工、教人才向更为全面的综合性大学拓展。
师范大学里同样有着各类人才,如果可以把这些人从毕业就进入公司,那么就相当于培养了自己的子弟兵。忠诚度,职业性,工作能力水平更高,更可靠。沈江村不是个好高骛远的人,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跟自己家乡苏南省内的师范类大学取得联系。
首选目标是高考时沈江村考取的金陵小庄学院,他在这所大学学习了两年时间,读到大二时被母亲送去了美国。母亲认为小庄学院不够有名气,还是个三本,说出去丢人。为了面子,也是为了沈江村见识更广阔的天地,取得更好的成绩,09年时狠下心来把沈江村送走了。
沈江村倒是觉得小庄挺好的,虽然校区偏僻了些,在金陵的江宁方山,去市区极度不方便。但校区内基本什么都有,简直是一座小镇。对前世很宅的他来说非常的合适。平时除了上课,要么打球,要么跟室友一起联机打游戏,或者跟国贸班的女朋友约会。这段沈江村恋情在他出国无疾而终了,令情窦初开的他很是暗自神伤了一阵。
沈江村知道华夏04年起就建立了第一座孔院,此后一直在不断的扩大规模,传播华夏文化,华夏历史,华夏礼仪,吸引各国热爱中文的人士,扩大华夏影响力。隶属于汉办,设有理事会,理事会主席是华夏副总理,属于一个官方机构,不过各地分院符合条件的私人也可以申请开办。
他不想走这个路子,太过官方的东西他不愿意碰,大家意会就行了。沈江村设想的是他用自己的财力在各国开办免费的中文学校,让上不起学或者对中文,华夏文化有兴趣的人在学习中产生对华夏的好感。
随着他们慢慢长大,通过洗脑教育会认同华夏文化,认同沈江村的公司甚至他个人。对他今后的计划有着巨大的好处。这些学校主要将设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他不仅仅只从国内找老师过去,国外许多华人华侨都可以合作,招募进来。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等地方则需要同洪门,青帮等华人帮会合作才能较便利的开设起来。这些帮会有着悠久的历史,满腔的爱国情怀,抗战时期给予国内巨大的帮助。他们在当地有着深切的影响力和势力。
沈江村目前只是知道有这些势力,没有接触过。kev不是洪门成员,但他认识许多洪门的人,因为他爷爷曾是洪门的高层。历史上孙中山,常凯申等大佬都曾是洪门,青帮门徒,建国大典时,站在主席身后的白胡子老头就是当时洪门的龙头老大。
办这个学校需要花的钱不在少数,沈江村自信每年这点钱还是赚得到的,其带来的收益远远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回美国后要跟kev好好谈一下,透露一些日后的安排,相信kev会认同甚至更加的激进。
跟洪门合作还有一个好处,他们的组织和成员遍及世界,触角无处不在。自己的最终目标也许跟他们并不一致,但在某些方面是可以达成一致的。现在他已不是一个无名之辈,通过kev的引荐应该可以结识到洪门高层,到时再试探双方有没有深入合作的可能性。
至少在赚钱方面大家可以精诚合作,这么大的组织每年的开销必然小不了。通过跟沈江村的合作不可能说赚到钱的钱能满足全部需求,但谁会嫌钱少呢,再少那蚊子腿也是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