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建安三年(198年),荀攸随曹操征讨张绣。
荀攸看出当时的形势对曹操很不利,就对曹操说:“张绣和刘表互相依恃,以为强大。
然而张绣以客军依靠刘表,时间一久,刘表力不能支,必然与张绣分裂。
我不如缓兵以待其变,若急切进攻,刘表必拼死相救。”
曹操没听荀攸的劝告,出兵对张绣作战,刘表果然发兵相救,曹军失利。
曹操对荀攸说:“没有听先生的话才会这样。”
其二,在曹军大战失利后,荀攸趁机谏言曹操,设奇兵再战,奇袭张绣,曹操听从建议,果然打破张绣和刘表的联军,迫使张绣无奈投降。
其三,曹操自宛征讨吕布,到了下邳,吕布败退,固守城池,曹操进攻,没有拿下,连续作战,士兵疲惫,曹操想收兵撤退。
荀攸与郭嘉说曰:“吕布勇而无谋,如今他屡战皆败,锐气已丧失殆尽。”
“军队以将帅为首脑,主将一旦衰弱,则军队必无斗志。”
“陈宫有智谋而生性迟缓,现在吕布士气尚未恢复,陈宫的计谋尚未定夺,乘此机会奋进急攻,就可以击破吕布了。”
曹操随即引沂水、泗水灌进城去,攻破了下邳,生擒吕布,后将其斩杀!
其四,便是官渡之战,在这一战中,荀攸大放异彩!
先是白马之战,袁绍派大将颜良围攻白马,曹操率军相救,荀攸当即献上声东击西之计,荀攸认为曹军兵少不敌,应避其锋芒,引兵到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诱使袁绍分兵,再掉头奇袭白马颜良军队,攻其不备。
曹操善于纳谏,使用了荀攸声东击西、分而击破的计策,果然大破袁军,袁绍大将颜良在败兵之际被关羽斩杀!
说起来,关羽还得谢谢人家荀攸,要不是他献计击败颜良,使颜良疲于奔命,关羽想要以逸待劳斩杀于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这也可以从中看出,一位强大谋士的恐怖,以后可以多多操作一番。
曹操解白马之围后,以文丑为首的袁军便想要为颜良报仇,于是率军出击!
而此时,曹操率六百骑兵押送粮草辎重沿河西退,军行不久,与袁绍麾下大将文丑,率领的五六千追兵相遇。
诸将见敌众我寡,都感到很害怕,劝曹操退守大营,荀攸知道敌人的弱点,就说:“这正是歼敌的好时机,为何要退呢?”
曹操与荀攸对视而笑,心意相通,于是命令士兵解鞍放马,丢弃辎重,引诱袁军。
待袁军逼近,争相抢夺辎重的时候,曹操突然命令上马,迅猛发起攻击,大破袁军,大将文丑死于乱军之中。
官渡之战爆发后,袁绍和曹操形成对峙局势,双方军粮将尽,荀攸对曹操进言说:“袁绍运粮车一天之内将要到达,押车将领韩猛精干但轻敌,攻击他可以获胜。”
曹操说:“谁可以派遣?”荀攸说:“徐晃。”
于是,曹操派徐晃及史涣半路截击,打败了韩猛,烧了他押送的军用物资。
袁绍兵粮被烧之后,顿时勃然大怒,继续派淳于琼等人,率一万多士兵押运粮食。
这时候,许攸背叛袁绍来投,说淳于琼将领骄恣,士兵懈怠,可以中途截击。
众人都怀疑他,只有荀攸和贾诩劝说曹操听从。
曹操于是留下荀攸和族弟曹洪守营,自己率军进攻打败了袁军,斩杀了淳于琼等人,袁绍大军粮草被毁军心大乱。
袁绍的大将张合、高览等人烧掉进攻用的器具,投降了曹军,袁绍只得弃军逃回黄河以北。
张合前来投降时,曹洪有些怀疑他,不敢选择接受,荀攸对曹洪说:“张合的计谋不被袁绍采用,一怒之下前来投奔,您怀疑他什么呢?”
曹洪这才接受了,张合等人的投降,至此袁绍局势出现了不利的局面,曹操也因此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可以说,官渡之战就是荀攸的高光之期。
当然,但不代表荀攸以后就不行了。
袁绍兵败死后,其二子袁谭和袁尚相争,袁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
诸将皆疑,唯荀攸劝公许之。
荀攸料定刘表胸无大志、不足为惧,力排众议,劝曹操抓住袁绍二子不和的契机,先平二袁,后灭刘表。
曹操听从荀攸的建议,选择挥师北上,破袁尚、斩袁谭,最终吞并冀州,而此时的刘表,果然也没有趁机出兵攻打曹操,荀攸可谓是料事如神!
冀州平定,曹操上奏汉献帝为荀攸请求封爵说:“军师荀攸,从开始就辅佐臣下,没有哪次出兵没有跟从,前后多次战胜敌人,都是靠荀攸的谋划。”
于是封荀攸陵树亭侯。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下令论功行赏,说:“为人忠诚正直而善于密谋,为我安抚内外的人是文若,公达则次于他。”
于是增邑荀攸四百,并前七百户,转为中军师。
担任中军师的荀攸,从此不在经常随军征战,而是为曹操留守后方,掌管刑罚之责。
若是荀攸能够随从曹操,参与征讨荆州,恐怕历史的结局也就彻底改写,因为荀攸一定会劝谏曹操暂时停止进攻,就像当初的贾诩劝谏一样。
而以荀攸和曹操的亲密,他一定会听,到时,自然不会有什么赤壁之战了。
只可惜,荀攸最后病死在,曹操征讨孙权的路上,没有再次建功立业。
纵观荀攸的一生,可谓是奇策百出,乃曹操真正的谋主,无论是东征吕布,西征张绣,还是官渡之战,荀攸都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才华。
但更值得称道的,还是两军阵前对垒,见招拆招、临阵破敌的天才战术水平,乃算得上是真正的算无遗策!
当然,其看相算命的本事也同样不俗,不然不可能十三岁就看出一个人是不是好人。
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