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子俩,还不道说啥?”母白了一眼父,没好气的问道。
“实不道说啥啊,他现在这样,我是慰他呢,还是骂他呢?”父问道。
“哎……”母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抱起桌上的碗筷,转身便走出了餐厅。
父坐在沙发上,看着索然无味的电视。实在无趣,父将电视关了,走出客厅,来到堂屋,看着灵龛上的母亲照片,陷入了沉。
“怎么?有心?”此时,正好从厨房出来的母,一走进客厅,就看到站在堂屋的父,便问道。
“哎……这趟老家,是颠覆了我的许多认啊。”父感慨一句,看了一眼灵龛,便走出了堂屋。
“说说吧,来这么多天了,只晓得你心重,也不和我说说,憋着干啥?”母端起桌上的茶壶,沏了一杯茶水,端起递给父,问道。
“你还道我三叔吗?”父过母递过来的茶水,一口没喝,转身在茶几上,便看着母,问道。
“好多年没去了,没啥印了。”母了,说道。
“三叔年八十岁了,驼背弯腰的,走都颤。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家,本该享福的年纪,却……可悲啊。”父说着说着,便说不下去了,感慨了一句。
“怎么?家人不孝?”母见父话说了一半,便轻声问道。
“嗯。”父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三叔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三叔老两口,将他们养大,到他们成家,倾尽了所有心血,可是到头来,却没有一个后人赡养他们。前年,三叔婆走了,三叔后的积蓄,全都用来给三叔婆办后事了。没了钱的三叔,彻底没有人他了,一个八十多快到十岁的老人,尽然沦落到吃的地。”
“不对啊,有系亲属,国家会制执行赡养政策的啊,怎么会沦落到吃的地呢?”母听出了父这番话的问,便问道。
“我也奇怪啊,后来问了问,发现这事,不简单啊。三叔的两个女儿,嫁到了外省,嫁出去后几十年都没来过。两个儿子,本来是轮照顾三叔老两口的,这也挺好的。道前年,三叔婆去那时,问出来了,因为丧葬问,三叔和两个儿子闹掰了。三叔土葬三叔婆,可两个儿子却坚决要火葬,就这样,矛盾出来了,都不退让。本该是两个儿子出钱办丧葬费的,三叔这么一闹,两个儿子索性不了。三叔只好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给三叔婆办了葬礼,那把年纪的老人,能有几个积蓄,不够,后来三叔把老房子抵押,借了钱,将事办下来。”
“三叔老糊涂了?怎么要去借钱呢?”母很是诧异,问道。
“对啊,问就出在这里,虽然借的钱也不多,三万块钱,两个儿子一家一万,就还了那个钱。当借钱的找上门时,两个儿子,却不认,说谁借的钱,找谁去。”
“三叔的两个儿子家里拮吗?”
“我没去过,不太楚三叔的两个儿子的家庭况。”
“这么事儿哟。”母感叹道。
“三叔没办法,就将老房子卖了,一卖了万,三万还债,还剩了两万,便找了个没人住的老房子,修修补补后住了下来。”
“其实……三叔也是固执,火葬没啥不好的,国家不是也倡火葬吗,为啥非要土葬啊。”
“老人家嘛,上跟不上,很正。”
“封建,害人啊。”母感慨道。。
“怎么就是封建了?”父有些不解,一个简单的火葬和土葬的问,就牵扯到了封建上来。
母正要给父好好说一说时,院子外的停车声,断了两人的说话。母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看了一眼父,便走出了客厅。父也起身,跟着母来到了院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