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href"rbookiewebookcss746251683746251683798720200902171302cssstyecss" re"styesheet" tye"textcss" 所有汽车被划为城市的公有财产,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些车属于大家、属于每个人
那么,谁能开什么样的车那就需要看你为城市做出过多大的贡献了。
经济体系还没有完全重建起来,于是三贝洲上的这些重新恢复生机的城市,大多数都纷纷成立了一个贡献点的制度。
每个人都需要做事,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不同的时间,都会获得相应的贡献点。
比如说在治理委员会办公大厅看门、维持秩序,每小时都能获得05个贡献点。
而像是那种在汽修厂负责修理损坏的汽车,每小时却是可以获得15到2个贡献点。
至于治理委员会的成员们他们的时薪是最高的,但却是有着一个封顶的限额。他们的时薪是每小时3个贡献点,但是他们一天最多所能获得的贡献点却不得超过10个。
这不是想要鼓励这些委员们懒政,每天工作两三小时就下班回家而是担心在经济体系还没有重新建立起来之前,就先制造出了强烈的贫富差距,那样的话就相当地不利于团结了。
其实不止是治理委员会的委员,其他行业的市民,也同样都有着这样一个每天不得超过10个贡献点的最高限额。
有了这个最高限额在,那么哪怕你的工作收获的贡献点再少,但只要多延长一下自己的工作时间,那么你所能获得的,也不见得会比治理委员会的会长少。
这个贡献点,就相当于是灾变前的货币。
所有涉及到民生的东西,都需要靠着贡献点来进行支付。
比如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在这个贡献点系统搞出来的时候,吃的东西都是完全免费的。
只不过从一开始,各城市就严格地限制了各种生存物资的领取量。每个人每天能领取到的食物,也就差不多刚可以吃饱而已。并且你还没有什么可以挑选的余地。
比如说今天全市分发的食物是馒头和咸菜,那么你能领到的东西也只能是这样你想说自己不爱吃馒头,想吃面条不好意思,没人惯你那个毛病,发的什么东西你就吃什么好了,想挑挑拣拣、这不吃那不吃的,那就饿肚子好了。
不过在正式开通了贡献点系统之后,城市中每天可供应的食物就顿时变得丰富了一些。
同一天的饭点里会售卖多种不同的主食和菜式甚至连肉食和海鲜都有
只是不同的食物所需要花费的贡献点自然也都不一样,比如馒头和面条肯定是最便宜的,如果不点什么菜的话,一顿饭一个贡献点差不多就足够了。
如果你想吃肉包子、或者是点两个肉菜之类的,那么这一顿饭至少也得花费15到3个贡献点才够。
还有最离谱的就是海鲜了
当然,这些城市里现在一般能提供的海鲜,也都是属于当地城市冷库在灾变前冷冻起来的冻货。
不过哪怕是冷冻的,那也是海鲜啊
这样的海鲜点一盘的话,少的要四五个贡献点,再好一些的,也可能十几二十个贡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