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要从我本家哥哥说起,谁都没到,半部医书却成就了另一个医学神人,神到你听了目瞪口呆。
说说我的本家哥哥弟弟们。
东院老弟兄三人,其中金荷大爷生了两个儿子,老大起玉,老二起增。青荷大爷生了一儿一女,儿子起增民,女儿唤作增霞。三叔风荷育有两子一女,老大起国,老二起国,女儿抱养小三的。
院也是老弟兄三个,其中金兴大爷育有一子两女,儿子起旗,两个女儿唤作针、云。金春大爷育有两子一女,老大起军,老二起学,女儿唤作仙云。我父亲在院弟兄三个中年龄较小,育有我们三个,大哥叫军,妹妹叫平,我们三个都在字上。
这样数下来,东院这一辈弟兄个,院也恰好弟兄个,也算是家业兴旺,人丁兴旺了。
我家太爷爷去时还没有我,大哥也还不太记事,所以好些东,都留给最有希望继承衣钵的金春大爷手中,大多数的书籍药材,也都由金春大爷留。
但道艰难,谁家日子也不好过,天天在地里刨食种庄稼,又怎能养起这么一大家子人。
院本是又分两个院子,大爷爷两个儿子,我爷爷只有我父亲一个儿子,所以分家时,我爷爷请东院的印爷,老弟兄两个商量着分了下。我爷爷吃点亏,占院的东屋屋,和小东院的屋屋,而大爷爷因为两个孩子,占院的上房和屋,以小东院的屋东屋。
由于没占上房,所以爷爷在分房时吃些亏,但也是为了照顾大爷爷不容易。就这还不算,大爷爷两儿子成家后各占一处,反而自已没地方住,只好租住到人屋子。到金春大爷年跑外地烧盆子卖盆子,攒够钱到东沟盖了新房子搬走,我大爷爷到小东院住,一到老。
所以说,金春大爷没有自学成医,也有条所迫,如家中条好一些,也不是没有可能成材的。这种学医的执着念头,又跟着金春大爷传到儿子军哥身上。
我军哥过衣钵,上学读书,上义务育规定的年限育后,背上医书和几衣服到副业队工去了。
其实一个从这个时走出来的,都有一些个工或烤砖的经历,那个时候的壮劳力,要是一年干到最后,年底能拿来千,就很了不得了。
军哥也到副业队去干,白天干,晚上躺倒后翻出医书来学习,这可是太爷爷的手札,不断温习。同在一起工的桃源沟各村都有一些,出门在外也好帮衬,看到军哥的医书,又是好奇又是羡慕。加上军哥本身又是好说爱谈之人,除了平日里讲讲从医书学过的东,偶尔也拿出来给大家卖弄几下,对邻村本村的也一点不拿嫌,还用书中的药方来给身边的人如何牙疼、如何偏摊、如何上火等。
一来二去,副业队都道军哥懂一点医术,也都道军哥枕头下一部神奇的医书。有了这部书,军哥几乎可以给身边的人开个药方病,也可以努力学习成为变命运的人上人。。
于是,军哥的这半部医书,在某一天他身边最感兴趣的人不告而借走了,不告而辞。
这个人,后来成就了一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