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但不听忠臣劝告,反而觉得这皇帝当得太不称心如意。于是宇文赟下诏传位于长子宇文阐,并改年号为大象,自称天元皇帝,这样到落个自在,整日住在后宫,终日与嫔妃宫女们吃喝玩乐。
公元580年,杨坚任扬州总管,筹备伐陈事宜。然而,他在出发前突然足疾,未能立即上任。
公元580年5月,宇文赟在天德殿病逝,享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杨坚的死党内史上大夫刘昉、郑译伪造诏书,命杨坚辅佐朝政。随后,周静帝拜杨坚为假黄钺、左大丞相,百官皆听命于他。杨坚以正阳宫为丞相府,任命郑译为长史,刘昉为司马,并设置丞相府官僚。在周宣帝时期,刑法严苛,人心涣散。
杨坚在担任大丞相后,施政宽和,精简严苛的法令,亲身践行节俭,使得天下人心纷纷归附于他。杨坚在当上了任大丞相,就开始专心着手篡夺北周大权了。他深知周皇室诸王中有很多实力强大的藩王,为防止他们反叛,他以赵王宇文招(周武帝之弟)即将嫁女去突厥为由,将他们召回京师长安。
同年6月,北周宗室中实力较强的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人都按皇命抵达长安。随后,颁布诏书“让五王可以带着剑和鞋子上殿,进宫朝见时不必急步前行,用以安抚五王的心情。”接着,他以五王上述行为意图谋反的罪名,先后除掉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纯、陈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等,消除了鲜卑族中的反对力量。
相州总管尉迟迥因不满杨坚擅政,举兵东夏。郧州总管司马消难、益州总管王谦也相继起兵响应。赵、魏之士纷纷跟随,短短时间内便聚集了十万兵马。此外,宇文胄以荥州、石愻以建州、席毗以沛郡、毗弟叉罗以兖州为根据地,纷纷响应尉迟迥。
杨坚果断派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出兵,成功打败尉迟迥,消除了对其有威胁的政敌。司马消难南逃至陈朝,王谦被杀。此次胜利稳定了内部的统治秩序。随后,杨坚捉拿宇文贤斩首,公布其罪行,同时,他还拉拢了元谐、元胄、宇文忻等部分鲜卑贵族。这使得杨坚集团改朝换代的计划不再受到任何阻碍。
公元581年2月,杨坚由隋国公晋封为隋王。同月,北周静帝迫不得已,以杨坚众望所归为由,下诏宣布禅让。杨坚故作三次推辞后接受天命,身着常服入宫,备礼即皇帝位于临光殿,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此时,奇人——隋文帝杨坚正式称帝。他立妻子独孤氏为皇后,封长子杨勇为皇太子,次子杨广为晋王。
在统一全国后,杨坚全力投入国家治理,开创了誉为“开皇之治”的辉煌时期。他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恢复了被改成鲜卑姓的汉人大臣及府兵将领的汉姓,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改为五省六曹制,后又称五省六部制。
由于隋初历经南北朝长期的战乱,民生疲弊,杨坚采纳司马苏威的建议,废除盐、酒专卖及入市税,多次减税,以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杨坚在位时期的富饶,并非来自重税,而是与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这一举措既增加了赋税,又稳定了经济发展,使南朝士族逐渐衰弱并消失。均田制的顺利推行,对隋前中期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杨坚在洛州等地设立官仓,贮存关东运来的粮食,并建立广通渠,以便关中漕运。他还设立了民间义仓,以备凶年。
杨坚在位期间,还推进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法,进行全国性户口调查,增加了国家税收,改善了经济,扫除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户籍积弊。他修订了国家刑法,使人民有法可守,减少了刑罚,显示了隋朝对民的宽大。
杨坚在政治上的安定,得到了关陇集团的大力支持。汉人郑译、刘昉、高颎等名臣推动了国策的实施。他命苏威等人编纂《开皇律,修订刑律,制定国家刑法,省刑罚,死刑只设绞、斩二等。
而且,杨坚在登基后,并未沉溺于权力,而是全心投入到国家的治理中。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的皇后独孤伽罗是一位有能力并且妒忌心强的女性,严格控制他的生活;二是朝廷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将相之才,如李德林、高颎、苏威等文臣,以及杨素、李渊、贺若弼、韩擒虎等武将,他们为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限制了杨坚犯误的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隋朝国家繁荣昌盛,军事实力强大。杨坚和大臣们开始筹划扩大国土,统一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