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绪赶紧问了,啥路子呀?
汪家仁说了,很简单,就是出去抢,他们都干过了,很安全,没出过事。
王文绪一听,拉倒吧,这事我可不敢,被抓可就枪毙了,不干!
汪家仁一听,当时就急眼了,立马开始嘲讽,你可拉倒吧,你以为自己是什么好人,看看自己啥样子,没有点逼数吗?我因为看你是兄弟,才告诉你这事,别人我还不说。
王文绪最后一咬牙,妈的,干吧,反正都这样,还能比现在更差吗?
他同意之后,汪家仁就和孙德林说了,然后四个人的团伙就成立了,其实这件事,始终存在一个隐患,那就是不信任的问题,刚开始还没有暴露,以后慢慢的就体现出来了。
四个人,在汪家礼的小破屋里聚首了,和大家说,这四个人加起来都快150岁了,年纪最小的汪家礼也37了,号称“东北大号F4”。他们很明白要做的事情,被抓之后是什么后果,所以必须得谨慎一些。
之后定下的策略就是,孙德林负责全盘规划,他是总指挥,动手的时候,他来打头阵,汪家仁负责踩点,打探消息,汪家礼有驾照,负责开车接应,最后一个王文绪,不是整天说自己胆子大,啥也不怕吗,他就负责跟着孙德林身后,给他打配合,都安排好之后,那就开始动手抢劫了。
根据起诉书上的记录,他们1992年一共是做了三个案子,其实这个数远远不够,因为中间隔的时间太久了,他们记得也不清楚,而且还有很多人,压根没有报警。
警方这边能够确定的,也就是这三起案子。
咱们就说说这三起:
1992年11月10号早上5点,他们四个坐上了汪家礼搞来了一辆二手货车,去了沈河区东滨路的一户人家,到了地方,之后,四个人就在楼道里待着,等着主人开门出来之后,窜进屋里,把人控制住,然后拿走了3万块钱。
但是这次之后,孙德林只给了王文绪3000块钱和一条金项链,剩下的他们三个分了,这就是不信任的问题了,说白了就是看不上你王文绪。
第二个案子,汪家仁盯上了鞋城一个有钱的商户,跟踪,摸清楚了人家的地址,找了一天,凌晨4点,他们四个人来到家门口,准备动手,孙德林发现这家屋里没开灯,也没动静,而且阳台也没有被保住,很容易,就能爬进去。
于是,他就让另外三个人在门口等着,他从阳台爬了进去,从里边开门,把人放了进来,结果开灯一看懵逼了,这屋里连个家具都没有,全都是些鞋盒子,老板两口子就直接在鞋盒子上睡的,哎呦,这给孙德林气的呀,上去直接几个大嘴巴子,你这老板当的真牛逼,连个床都不买是吗?
他们四个人语了,真是长见识了,反正最后就收走了几百块钱,他们几个垂头丧气的就走了,这个老板最后也没有报警。
接下来他们用这种方式,做了不少入室抢劫的案子,但是收获都不大,孙德林觉得得改变策略了,这样弄不行,咱们必须得换一种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