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远家的新房子早已搬进来入住,路老师也如愿以偿地调回了新镇小学。生活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着变化,现在家里的日子和两年前相比已是不可同日而语。路老师夫妇走在村子里,各种热情的奉承之声已不绝于耳,乡亲们的羡慕之情都写在了脸上。
学校马上开学,路远因为请假的事儿,方老师都有些不愿见他。好在期末考试的成绩还好,又早和方老师说好高二要读文科,还在他的班上。不管怎么说路远也算文科班的尖子生,是一个考大学的好苗子,现在学校很重视升学率,对成绩好的学生是非常重视的。而且选厂给方静那么多奖金,方静为了感谢哥哥这么多年对她的照顾,给哥哥拿了五千块钱,让他自己在搭一些钱买一辆摩托车。不过李老师把买车的愿望给否了,她更愿意和自家兄弟姐妹凑点钱在县城里买个房子。学校的宿舍终归不属于自己,还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踏实,再说将来要是有机会调回城里,总不能一家人老住学校的宿舍啊,更不能挤回娘家去住。
现在方家有方静这个“大款”,终于可以把方老师解脱出来,家里现在用不到他的钱,两个人辛苦一点,欠下的帐慢慢还呗。因为这个,方老师面对路远的时候,总觉得这个学生帮了自己这么大的忙,心里多少有点愧疚。
而方静的一颗心早就已经飞到京城那个大千世界去了,她这样的一个年龄,正是渴望着去接触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没考上大学已经很遗憾,现在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为自己重新打开一扇门,让自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走出去,弥补以前的遗憾,那份迫切的心情是能够理解的。所以她只在家住了一个晚上,就来到新镇的哥哥家,甚至提前和嫂子说起了悄悄话,让嫂子一定要支持她。
她知道路远肯定会和方老师来谈她的事情,她可不希望哥哥坏了自己的好事。选厂分的奖金她自己只留了两千块钱,二哥都已经二十七八岁,还没有个媳妇。那些钱正好找媒人给二哥介绍个对象,还可以在盖几间房子。妈妈看着女儿把钱都拿出来给了家里,只是拉着女儿的手叹气流泪,说父母都没有出息,家里的大事还要闺女来操心。将来闺女是要嫁人的,家里不说给准备一份嫁妆,还得把女儿赚的钱都给用了,妈妈觉得很对不起她。
方静只能安慰妈妈,让她不用伤心,并且豪情万丈地说以后她会挣更多的钱,家里从今往后都不用受穷。不知道为什么,跟着路远干,她觉得最不用担心的就是希望和奇迹。
两个人自从选厂的那一夜之后,便都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一些微妙的距离。她心里有些恼怒,自己的一颗芳心已经萌动,路远又没了动静,只是偶尔的撩拨她一下。只是一想到路远才刚要上高二,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可是在那很长的路上,自己的位置又在哪呢?或许应该把那一夜当成一场绚丽的梦,醒了之后就该忘却。
听到路远又要请假,方老师头都要大了,这算什么什么学生啊,隔三差五的请假,学习吊个郎当,可偏偏成绩还不错。因为今年的高考季路远帮忙联系了二十几个落榜的学生去京城工作,校长很是受到了教育局和主管教育的副县长的表扬。还给学校颁发了一个促进再就业的奖状,现在路远可是在校长那里都是被关注的学生。所以尽管方老师是那么不愿意批给他假期,最后还是捏着鼻子,各种威逼利诱之下同意了他请假的要求。
李老师一边在厨房择菜,一边小声地和小姑子说着悄悄话。自从小姑子大方地给了哥哥嫂子五千块钱之后,李老师看着自己的小姑子是越来越顺眼。倒不是都因为钱的原因,方静上学的这几年都是哥哥嫂子供下来的,李老师最满意的是小姑子的知恩图报,也不枉她自己吃苦帮家里人的一番苦心。
路远和方老师在屋子里边说着话,因为已经很熟的缘故,在说路远的心理年龄比方老师还大,所以他一点都没有和老师说话的紧张感。两个人随意地聊着学校的一些事情,路远有意地岔开了话题,对方老师说:“老师,你觉得方静姐去京城工作这件事怎么样?”方静在外间听到路远提到自己,不禁竖起耳朵,认真听起了墙根。
方老师说:“我自己倒没什么意见,年轻的时候出去闯荡一下,涨涨见识是好事,连我都没去过京城呢?但是家里的意思还是希望她留在林场,一是离家近,二是这个年龄在农村总要找对象嫁人的,不愿意一个姑娘家跑那么远,岁数大了不好找婆家。”
听到这,方静再也听不下去,放下手里的菜,一步迈进屋子,气鼓鼓地说:“哥,我才不嫁人呢,我也不在林场上班,就是要去京城。”说完,眼角流出了几滴委屈的泪水。
李老师也走进来,说道:“我也不同意,凭什么女人就应该窝在家里边,等着嫁人不能出去做事呢?这是典型的重男轻女。”
方老师看了路远一眼无奈地摇了摇头,“我这只是转达家里父母的意见,不代表我的个人看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