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静在回老家省亲一趟之后,回来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因为深城新买的楼还在WK装修,最后交楼还要两年的时间。到时候具体做什么还有时间去谋划,不过方静一想到自己有一天在这样的一所大楼里办公就会热血沸腾。这可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未必能达到的高度。
而且具马丽的小道消息,京城和路远关系密切的那个女子已经搬到一所大楼里去办公了,自己也不能比她差。有些事情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
于是三个女人就像上紧的发条一样,整个佳琳公司羊城分公司快速的运转起来,原本还担心羊城这边不能完成今年的开店任务。现在反而需要担心的是京城那边。王强和磊子两个人一直都不温不火的,缺乏一些魄力。他甚至都有些担心,预定好的目标能不能完成。
既然到了深城,自然要和W总一聚的,虽然W总很不喜欢应酬,但是出于对路远的信任和欣赏,几乎每次路远来深城,他都会抽出时间来接待一下。当然吃饭是次要的,主要是路远不时蹦出的一些新奇的观点会吸引他。刚开始听的时候还觉得天马星空,回去细细品位才觉得那其中竟包含着很多的道理。远远不是一笑而过那么简单。何况这次还有杨教授同行,杨教授作为国内知名学者和新锐的中青年经济学家,也很愿意听听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城企业家是怎样来面对这样的一场改革,又有些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这对他的理论研究也是受益匪浅的。
W总和杨老师聊得异常投缘,W总请杨志远到他的公司深入了解一下股份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希望能够写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来呼吁上层架构的重视。某种意义上说,W和杨志远都是理想主义者,在骨子里都是爱国并且希望自己能够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路远自然要陪着杨老师一起,至少他要等在深城,等杨老师做完调研在一起回京城。
方静作为东道主,也因为深城新楼的未来考虑。她陪着克己去了港城,路远的想法是方静也在那边学习考察一段时间。深城的这栋大楼是做一个星级酒店还是大型的CBD,他现在还没有想好。但是他心里还是倾向于做成写字楼出租,这样眼前看来收益会差一些,从长远考虑,不涉足酒店行业,专注于物业和地产获利会更大,管理的难度也相对小一些。
他以后想积累大量的房产作为不动产投资,在今后的几十年,投资最大的蓝海就是房地产。手中有更多的一线城市的房源和地产,就意味着是效益最大化的投资。现在开始试水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正是时候。所以在杨老师在WK实地考察的这几天,路远几乎都是待在酒店里,偶尔会在酒店八楼的休息卡座喝杯咖啡或是听听音乐。他需要理清一些思路,早一点下决断。
一日闲来无事的路远决定自己去逛逛,尽管玲玲一直在深市拓店。但是他几乎没有去过公司在深城的办公驻地,店里也很少去看。这些具体的事务现在已经不是他要关注的重点。
今天他也没有抱着特别的目的,只是因为在酒店待的无聊,转转而已。可能是下意识的动作在做崇,他还是在坐了几站公交车之后在步行街总店的站点下了车。今天有些阴天,并不是很热,外面的马路上还是像往常一样排起长队。买奶茶和栗子、鸭货的顾客自动排成三队,因为现在也算是淡季,根据公司的安排,出货的速度是有淡季规律的,相对要慢一些。目的还是想顾客把队伍排起来,营造足够浓厚的购买氛围。刚开始一些管理店长还觉得有些不解,产品卖的这么好为什么不快些做货反而要顾客来等呢?如果顾客不等这笔营业额不就流失了吗?因为这个,路远还特意给中层以上的管理层上了一堂饥饿营销的管理课。实践证明这样的销售不但不会少,因为拉长了销售空间反而会多卖货。
玲玲是一个很有灵性的姑娘,尽管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很善于学习,不怯场。而且长相甜美,又没有农村妹子的那种羞怯,很适合做营销。也是最早到京城的一批员工,杨庄的第一个店就在档口外面对顾客做促销,很快就渐入佳境。中间借调到选厂配合了方静一段时间,耽误了在京城的晋升空间。所以作为路远重点培养的后备力量便跟着宝春、方静一起来开拓粤省市场。现在看起来她的成长还是很快的,应该说现在玲玲的能力已经超过了京城大部分店长的水平。所以路远提升她为羊城公司的副总是受之无愧的,应该说,几位女性表现出来的爆发力真的好于京城的几位男性。因为她们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在心理上都没有什么束缚,反而能够放开手脚,发力前冲。现在的市场环境正是最为宽松的一个时代,快消品领域几乎还是完整的卖方市场,只要胆子大,不违反国家法律,几乎可以说是闭着眼睛往前冲都没有错。当然前提是要有对的方向,对于粤省市场来说,路远的作用好像也只是给了方向。
路远也站在奶茶的队伍里边,等着每一杯凉奶茶喝,也算体验一下排队的乐趣。这时候还没有手机,排队时也没办法看看新闻听听歌啥的。有耐不住寂寞的顾客会买一份报纸一边读一边等着队伍向前移动。路远也买了一份晚报,一边看着正在发生的新闻一边随着队伍缓慢地向前移动。
就在他看报纸的当口,几个穿着很朴素的和尚走了过来。应该是化缘的僧人。中国的文化应该说有很奇怪的一方面。恐怕世界上也只有中国的僧人称的上是苦行僧。不吃荤,财色都要戒。他记得
的僧人是可以吃肉也可以结婚的。据说在五代十国时期,皇家尚佛,有道的高僧很受皇家的青睐。后战乱四起,民不聊生。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也为了不被朝廷拉壮丁,都选择出家做和尚。梁武帝一看都去做了和尚,谁来种地纳粮纳税啊,还有谁去替他打仗呢?于是便制定了很严苛的制度,想出家当和尚,好,那就弄你一个六根清净。于是中国的佛门子弟便成了真正的苦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