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子家温暖的屋子里,听着一家或抱怨或亲昵的有温度的话语。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纯朗的笑容,原本在镇子里游走时的的落寞才慢慢苏醒,重新又回到充满烟火气的人间。
此时的路远想,就这样的一家人不是挺好吗?有欢乐有烦恼,活的简单而充实。或许他们是对的而自己才是错的。
可是当他想到这里的时候,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很刻薄的声音在问他:如果没有眼前还算富足的物质生活做基础,如果只是贫穷,和前世一样磕磕绊绊。眼前所能看到的情景还会是这样吗?
他无语着沉默,没有办法回答。
不过他总算想明白,生活原本就是俗世的一部分。苦苦纠结就着相了!那些家长里短,迎来送往,甚至有些虚伪的应酬才是生活应该有的颜色。一个人实在没有必要过于执拗,淹没于尘世里才是完整的人生。
飞鸿和路远已经好久没见了,刚上大学的时候还会隔三差五的写上一封信。慢慢的信的内容也变得寡淡,飞鸿很明显地感受到了两个人之间因为距离而产生的“新距离”。
然而青春才是最重要的,至少在飞鸿的生活里是这样的。正在花开的年龄,娟秀美丽又文笔清新的飞鸿是不缺乏青春期的爱情和躁动的。而这些新的朋友新的恋情,在一定程度上向她展示了一种新生活的模样。而路远的影像在新生活里渐渐地模糊。
只有当生活和恋情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她才会更多地想起中学时那个腼腆,又总会有看上去很成熟的表情的大男孩。而她现在身边的年轻人好像都差了一些什么。
她也试着和身边新的恋人去亲热,去体验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冲动。很多时候路远的影子在她心里忽远忽近,有欢愉有痛楚。
然而时间总是向前走的,飞鸿能够痛苦地感受到自己不是路远要爱的那种女孩。两个人可以离得很近很近,却终究无法相濡以沫。如此也好,只要相忘于江湖也就罢了。
这个假期正在摆脱了又一个男友的飞鸿深切地渴望见到路远。没有什么迫切的理由,只是想见。
时间过得并不快,县城在很多地方还是路远重生时的老样子。只不过新华书店边上的电影院因为看电影的人并不多,把一楼入口处的大厅租出去了一部分,居然被改造成了一个咖啡厅。
新华书店冷冷清清地开着门户,路远走进去的时候,没有看到一个买书的人。
这正是一个一切都向钱看的年代,读书似乎成了腐朽没落的代名词。已经没有年轻的姑娘喜欢一个书呆子了。
路远在书架之间随意地走着,打开一本书放下,再打开新的一本。书店的营业员一副不耐烦的表情,低头打着一件毛衣。
营业员也是一位年轻的女性,路远认识。她的妈妈曾作为下乡知青在老王庄当过老师,返城后孩子们的户口跟着妈妈都转回了城里。再就业就安排到新华书店做了营业员。
好在这位年轻的女营业员并不认识年轻的路远,不用搭讪,自然也没有寒暄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