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江向南感受到寒意更深,入骨、刺痛。
“今天讲课就到这里,你自己慢慢领悟。”
“如果有不懂的再来问我。”
“多谢!”
江向南确实需要一段时间去领悟,只是几个字,却消耗了他太多的心神,从水墨画的世界里退出来,神思竟有些恍惚。
……
一幅水墨画徐徐展开,“书”的世界,寂静无声。
江向南眼前有一条小溪,一棵树,一座山,一轮已向西垂落的红日。
天地心玄妙的力量凝在指尖,幽光闪烁,仿若星辰。
他学着梅雨诗指向缓慢流淌的溪水,眼前的水墨画陡然晃动,他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也在晃动。
就像是整幅画因为某种奇妙的力量震荡起来,而他就身处画中。
溪水泛着粼粼波光,以水墨画的形式呈现,似是一道道断续的波浪线。
江向南的手指抬起,断续的波浪线也随之脱离了水面,一个古老的似画的文字漂浮在空中。
水!
它是活的,流淌的,在江向南的脑海中回荡着“哗啦啦”的流水声,竖立的波浪曲线在西沉的阳光下似乎也泛着波光。
闪烁幽光的指尖戳向“水”字,断续的曲线陡然散开,仿佛水珠四溅,随后又聚到一起,重新化作“水”字。
水无形,可聚可散。
它可以聚成湖泊,也可以流淌万里,可以渗入地下,也可以扶摇而上化作云雨。
水是很神奇的东西,它的三种形态人都能经常接触到。
指尖的幽光一阵闪烁。
无形的水逐渐凝聚出固定的形态,松散的波浪向内聚敛,形成上下排列的两个人字。
冰!
阵阵寒意袭来,令江向南打了个哆嗦,然而他的表情是喜悦的,感受到寒意的手忍不住更近距离的触碰它。
“冰”字并未散开,它是有形的,坚固的。
飘浮在空中似画作的古老文字,江向南触碰到了它,但他触碰到的不是文字本身,不是上下的四道笔画,只是坚硬和冰冷。
他不确定自己是真的摸到了实在的物体,还是“书”反馈给他的非常真实的感受。
这些在此时此刻都不重要,没有什么能够影响江向南的喜悦和兴奋,无法描绘出他激动的情绪。
他学会了六艺,尽管只是其中之一的“书”,尽管只是几个文字,而且掌握的力量十分微弱,尚未踏入境界。
但他学会了。
将梅雨诗教的字都演化一遍,感受其中的力量,从自己手中释放的力量。
“我是不是能自学?”
自学是一种能力。
他早晚是要逃跑的,如果自学更多的字,就多了些底牌,出其不意。
造字四法象形、会意、指事、形声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见过梅雨诗演示造字的过程,一些简单的字或许能自己领悟。
说干就干。
水的三种形态他已经学会两种,液态的“水”和固态的“冰”,在此基础上领悟气态的“汽”,不能说有把握,但已经掌握了门径,相对而言成功率更高些。
正常情况下“汽”是摸不到看不见的,在“冰”的附近,“汽”受低温影响部分液化,外观是一团白雾,更容易感知到它的存在。
指尖的幽光刺向淡淡的白雾。
他等待着水墨画的波动,然而什么也没有等到。
“既然液化了就不算是‘汽’,我需要真正的水蒸气。”
凝聚的“冰”字散开成“水”,西垂的红日被江向南勾出一个圆滚滚的“日”字,以更快的速度垂落在“水”字附近。
寒意瞬时间消散无踪,光和热从“日”字散发,照在江向南身上,也照在“水”字上。
更高浓度的水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