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录在听完李渤季的分析之后,也深感事态严重,狠狠的点了点头,腾空而去了。</p>
再说城中祭坛,文武百官皆已到场,站在巨大的祭坛之下,林立在道路两旁。在祭坛的外围,皆是训练有素的司卫营将士把守。而在司卫营将士之外,则是京都城中的数万百姓。</p>
祭坛高耸,分为三阶。</p>
最底下一阶距地面三丈,站的是九卿之上,诸位官员。分别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p>
中间一阶,距地面六丈,站的是当朝三公。</p>
最后一阶,也就是祭坛之顶,距地面九丈五,意为九五之尊!这里便是天子祭拜上苍的地方。</p>
而在祭坛下,站的便是文武百官,由九卿带领,位列左右。</p>
其实,祭坛的官级位属,并不是如今这样的安排。</p>
中间一阶,理应是三公之上诸位大臣,也就是丞相、太傅、大司马、大将军。而最下面一阶,才是三公之位。</p>
但是如今大安朝这几个官职尚在空缺之中,所以,这里便成了三公之位。</p>
也就是司空赵兌,太尉李渤季,以及司徒付珩。</p>
而今,司徒付珩病入膏肓,垂死在卧榻之上!可赵兌却一直不同意他辞去官职,让他始终在朝。赵兌的目的很简单,付珩病重,已经不能辅理朝政,所以付珩的职权自然便落到了赵兌手中。还美其名曰,代掌!</p>
至于太尉李渤季,此时也是告病修养,久不见人。圣元节这般重大之日,李渤季也只是上书请罪,言说自己不能下榻,随陛下祭天。南宫炤自然知道李渤季告病在家所为何事,于是想也不想的便同意了。</p>
所以,如今这三公之位,就只站着一个人。那就是司空赵兌!</p>
赵兌身穿官袍,立于三公之位,闭目养神。而在其背后,百官无不望着他的背影,交头接耳,指指点点。</p>
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在衣带诏上盟约了。如今窃窃私语,也都是在咒赵兌不得好死!</p>
赵兌虽然背对着百官,却也知道背后面这些人的举动。可他没有发怒,反而觉得有些好笑。这些人望着自己的背影指指点点,却忘了自己是仰着头看着他的背影。三公之位离他们不过区区六丈,可这六丈却成了他们这辈子都无法企及的距离!</p>
这时,辰时到了。与此同时,祭坛之外禁军列队而来。在禁军之中,皇帝圣驾威严如天神下凡。</p>
文武百官见皇帝驾到,纷纷垂首跪拜。</p>
巨大的圣辇缓缓落地,南宫炤一身紫金龙袍,头戴天子旒冕,腰挎天子佩剑,一步步的走下了步辇。</p>
众官齐呼:“陛下千秋无期!!”</p>
在文武百官的山呼海啸当中,南宫炤神色肃穆,慢慢的走上了祭坛。他的神情凝重,并非是为祭拜苍天,祈求万民得安。今日圣元节,是衣带诏盟约之日!只要除了赵兌,他便能重掌大权,不再受人欺辱制衡!</p>
其实此时的南宫炤十分忧愤,对于赵兌,南宫炤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从他登基之后,大安朝就没过过几天宁日!而这天下汹汹的乱世,是赵兌一手终结的。他虽然从未奉旨讨逆,可却硬是集结起几十万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p>
而他上任淮南府君之后,整顿吏治,与民修养生息,使淮南重新焕发生计。</p>
南宫炤将他调入京中,破格提拔为当朝三公,位极人臣!要知道,大安朝数百年,是从未有过如此年轻的三公!南宫炤对赵兌的重用,也表达出了他对赵兌的期盼。</p>
然而令南宫炤没有想到的是,想象中那治世能臣辅佐自己开创盛世的情景没有出现,反而这个备受自己看重的赵兌,一上来便反对自己的数条国策!</p>
南宫炤对此十分恼怒,可却也没有难为赵兌。君臣之间,看法有分歧是好事!而且赵兌的确是个能臣,是个可用之人,所以南宫炤并没有太过为难赵兌。他觉得,自己如此珍重赵兌,赵兌定会明白他的苦心的!</p>
然而后来,赵兌非但没有理解南宫炤的苦心,还为了实施自己的政策,而开始大肆敛权!</p>
司空之职,乃是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可赵兌为了自己的政见,不惜笼络打压意见相左的朝臣。甚至到了最后,他连同朝臣上书,取代了御史大夫,成为监督朝廷百官的重臣!</p>
但那个时候的南宫炤,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因为赵兌即便是与自己想法相左,可他提出的策略的确是造福了百姓,所以那时候南宫炤对赵兌还是信任的!只不过是有些恼怒赵兌的蠢直。</p>
让赵兌监督朝廷百官,南宫炤并没有觉得不妥,而且还认为以赵兌的正直,定能肃清朝野不正之风!</p>
其实现在回想,这些都是南宫炤的自我安慰罢了。</p>
那时候朝臣联名上书,都推戴赵兌的想法。南宫炤不想同意,也不行了!</p>
于是,百官总己以听这样空前的大权,便落到了南宫炤的手中。</p>
而自此之后,南宫炤的被架空的命运,彻底到来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