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贯穿南北,纵横东西。(2 / 2)

六朝汉臣 土豆刘 0 字 2021-04-09

若是水利,有郡县之名倒正常了许多。

“唰!”

他快速扭头。

左手扶剑,眼神快速瞥了一眼案几。

刚才被长安地图给镇住了,其他地方没怎么仔细观看。

这一次,他决定沉下心来,再看一眼。

然而。

就是这一眼,让他的眼睛,彻底拔不出来了。

精神犹如身体陷在泥潭一般,彻底陷在案几上的工程图中!

原本干净的棕红色案几,仿佛披上了一层黑色纹身。

蜿蜒曲折的纤细线条,连接着一个又一个黑色的小点——“县”。

不同线条之间,还有几根粗的黑色实线。

这些粗的黑色实线,是水利工程的修建路线,

担心这个门外汉看不懂。

司匡特意拿着手中木棍,进行解释。

“黄河涉及到下游十六郡的农业税收,不可不治。”

“鉴于治理黄河涉及的内容太多,要想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必须多处同时开工。”

他先指了指工程图上标注的一个大型工程,“阁下请看这里。”

被指着的水利工程位于长安西北方。

卫青左手扶剑柄,目光聚焦在案几所呈现的地图。

他回忆长安西北之处的建设。

陡然。

瞳孔再次一紧,惊呼一声:“这里难道是……”

“没错!郑国渠!”司匡声音平淡,没有抬起头,用木棍指着郑国渠,解释,“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总体东西走向。它建成之后,提供水源,使关中大部分地区,成为沃土!”

“鄙人斗胆,在此基础上,有一个想法!”

木棍按在郑国渠的位置。

“哒!”

随后,司匡沿着一根黑色的粗线条,拖动木棍!

“沙啦!”的噪音,一晃而过。

“阁下请看,郑国渠已成!若是在郑国渠的上游南岸开凿六小渠,以辅助灌溉郑国渠所不能达到的高地。此工程一旦完成,亦可以在关中塑造万顷良田!”

在后世,这一项工程被称为六辅渠。

可行性,百分之百。

“六小渠……”

这位被刘彻委以重任的侍中,已经被司匡的提议吸引,他目光凝重,呢喃。

“朝堂之上,讨论的从来都是关中地区的产量不足以供给边关,必须要从南方诸侯国征调粮食,从来没想过,重新开辟一条水渠,增加产量面积。”

“利用郑国渠,再造良田的策略,妙啊!妙!”

卫青惊叹之色溢于言表,他忍不住鼓起掌来。

此刻,杀意暂时消失。

他的心思,已经完全放在这份水利工程策划上了。

他敢肯定,这份名叫策划书的东西若是交到陛下手中,不出一天,就会有诏令到达少府,敕有司讨论,拨款,即刻实行。

万顷良田!

想想就兴奋!

不过,卫青没有立刻把激动之情表现出来。

他挥挥手,示意两个护卫退下,

拱手,弯着腰,盯着案几,眉头的凝重还没有舒展。

刚才司匡讲解的仅仅是一小部分。

在六小渠的后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图纸没有说明。

于是,他与司匡对视,期待接下来的讲解。

司匡也没让他失望,继续说道:“六小渠建成之后,短时间内,长安必定会涌来大批百姓,淡水资源,恐难以满足诸多百姓的需要。”

卫青点点头,沉吟,“嗯,言之有理!你可有解决方案”

“有!”

“哒!”木棍移动,出现在长安西南的位置。

司匡充满自信的声音,在屋内回荡,“在此地,拓宽加深‘灵沼’,修建大池,以作蓄水之用!必要时,可将沣水引入池中,补充水源!”

这个大池,被后世称之为昆明池!

可行性,同样百分之百。

“我建议,大池修成之后,再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注入渭水,由渭水供给大池。最终,形成一条从大池出发,穿过灞河,经新筑镇、新丰镇、渭南、华县到华阴北部,长约200里的新水渠,以形4500顷肥沃良田!”

这条渠道,被称为漕渠,修建时间应该约两年之后,只不过,被他提前拿了出来。

司匡换了一口气,初步总结道:“二者合力,可灌溉两万顷的良田,所产粮食,可供边境,抵御匈奴之用!”

别看两万这个数字不多。

古代的顷和现在的差距很大。

古代1顷为50市亩,大约为现在的3.33公顷多,33333平方米。

按照一家百亩之田来看,这工程将直接造福近四万户,二十万余人。

“呼!近乎完美的设计!”

卫青长呼一口气,抬起头,感慨万分。

他常年混迹朝堂,眼光毒辣。

虽然司匡一直在声明对农业的作用,而他,已经看出来除农业之外的其他作用……

比如,调兵!

如果真如所设计得一样,这个方案,可形成一条从长安出发,进入黄河,从而贯通东西的运兵航线!

这意味着,长安对齐鲁之地的管控力度,将会倍增!

这意味着,长安将会增加几万有可战之力的士卒!

别说刘彻了,这个方法,他都心动了。

如果让刘彻知道了这个方案……

恐怕会把田蚡之前拒绝治理黄河的提议,全部推翻,重新把心思投入进治河工程上。

因为,东西运兵航线有一个阻碍——黄河下游决口,航线不稳!

司匡说的热血沸腾,根本没注意卫青的表情。

继续说道:“长安附近航线已成,黄河中上游已经稳定,只剩下游地区决口的问题。鄙人认为,黄河这次决口,是一个机会!”

“鄙人从流民之处了解到,黄河决口的位置——濮阳。决口之后,黄河南下,进入淮河!”

“鄙人建议,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凿新的渠道,彻底引黄入淮,引淮入长江,在淮河下游,围出一个大湖,蓄淮河之水。于大湖之下再引河流,灌入长江,泄淮河之水!”

这一个大湖,在后世被人们称为洪泽湖。

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它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本来就存在一些小型湖泊,这是它的成型基础。

其次,多亏黄河夺道入淮,加大了淮河的水流。

因此,现在是洪泽湖出世的时候了。

“其次,于长江下游,纳山阴、会稽两县周围源之水为湖,用时约一年。完成之后,将会免会稽之民功劳之苦,甚至将得到两万顷可耕之田!安定四万户百姓。”

“最后,所有举措完成之后,黄河水流必定减缓!在此情况下,将之引入新的河道,进行分洪!自濮阳出发,使河道流经决口之前故道与泰山北麓的低地中,距海较近,地形低下,行水较浚利。”

“治河无非就是两点,一为疏通,二为引水!”

“六小渠也好、大池也好、从淮河出发,向南流淌出现的大湖也罢……前面所有水利工程的目的,都是为了缓解黄河水势!”

“黄河之所以决口,不仅仅是因为水流过大,更是因为中下游地区堵塞严重。趁此机会,我建议让民夫立刻抢疏黄河故道泥沙,以备后用。”

看了一眼地图,司匡继续说道:“接着疏通汴渠,引黄河之水进入。引水之时,采用裁弯取直、疏浚浅滩、加固险段,加之‘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最终达到无复溃漏之患’的目的。”

“之后开凿河道,穿过东郡、济阴郡北部,经济北平原,由千乘入海,以解黄河之患!”

“最后,再补充一点!想要减少黄河减少泛滥决口的次数,在上游地区,一定要保持水土,也就是植树种草。让有司立刻查处恶意破坏上游森林之人。树可伐,但是要和孟子所言相同:斧斤以时入山林。”

“只要保持水土,黄河无患矣。”

“此工程,可彻底解决黄河问题,达到一劳永逸之目的!”

这一项超级工程,是司匡融合脑海中所有知识,包括陆逊对王景治河的了解、初高中掌握的地理图册、大学历史研究等等,策划出来的。

为了让这个方案变得有可行性。

他特意融合了两个超级方案!

规划以淮河为纽带,连接了黄河与长江。

南北阶段,几乎是京杭大运河的翻版。

只不过现在的条件比隋朝好了很多,有很多河流尚未改道,也没有断流。

并且,西汉人民对于水利工程可是极为热爱,实行起来更为容易。

而东西阶段,是王景治河的方案!

他可忘不了‘王景治河,千年无患’的事迹。

两大超级计划合为一体,足以战胜黄河决口的灾难,也足以打动朝堂上的大多数人。

尤其是……出身三河之地的将领、公卿!

这个方案一旦完成,位于全段中央的三河之地,将会成为重要枢纽!

大汉运输,仰仗三河!

为了家乡,为了死后不被人戳脊梁骨,该怎么站队,那群人心里有数。

讲解完毕,司匡将手中木棍放下。

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盯着这个抱着锦盒的男人,静静站立,等待回应。

卫青呆在原地。

在这庞大的工程量地冲击下,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他最初以为司匡的策划案,只会提出一个类似于郑国渠的区域水利工程。

其他的线条,只是为了方便理解罢了。

没曾想到,到最后,所有的线条竟然都用上了!

他没想到,一向治理匈奴的策略,竟然还能引出来这么庞大的一项工程。

事到如今,卫青已经不在乎震慑诸侯王的任务了。

他只想知道,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肚子里到底还有多少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