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给新生下马威是常有的事,但是还从没见哪个新生如此惹眼,要面对像这般群起攻之的阵仗。
“这就是吕老师的亲传弟子啊!看着也不怎么样,很普通啊!”
“不是说他天赋异禀,过目不忘吗?”
“你这不对,一看是就是谣言,明明是双目如炬,可辨真伪!”
师父到底是怎么介绍自己的?这是要坑自己啊?崔安平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焦点人物,更没想过自己会被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大肆讨论,与其说是局促不安,不如说手足无措比较客观。
王孟希见他惊慌无助,拍了拍他的肩膀,泰然一笑,淡定自如,这种小阵仗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既然老师把你夸的天上地下举世无双,那么我们这些做学长的肯定是要考验一下!”
为首的是名高瘦个子,看他的装扮谈吐,也是个家学渊源之人,说不定也是书香门第出身。
“我们学的是典籍修复,那你就说说,何为书?”
这个题目,倒是通俗,范围广阔,肆意发挥,想来也不算苛刻。但是崔安平知道,对方恐怕是目的并不在此,自己还是要小心一些,免得被耻笑。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伏羲作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由是文籍生。以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以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为《五典》。八卦之说,谓之《八索》。九州之志,谓之《九丘》。”
“《三坟》言大道,《五典》言常道,《八索》求其义,《九丘》聚其地。”
崔安平顿了顿,见对方一脸茫然,仿佛从没听过,心下疑惑,他们难道连《尚书》都不知道吗?
“你说的,这都是从哪来的?哪本典籍有记载?还是你凭空编造的?”
不只是教室里的这些学生,就连其他人也都是瞪大了眼睛看着崔安平,这小子编的也太像回事了吧?
王孟希向来风轻云淡的神情,在被李东阳的食量震惊了之后,第二次变得呆滞,确切地说,还有骇然,因为这些内容,连他都没有听说过!
“这都是我自己总结的,当然学长们也可以认为是我编造的。”
崔安平并没有说出实话,他从这些人的神情及语气上可以确定,他们真的不知道,若是自己说出来,或许会给师父带来麻烦。
为首的高瘦个子听到这句话,眉头皱起,敌意也消散了许多,斟酌了片刻说道:“即便是吕老师看重你,你也不能妄自定论,虽然你这番话自上古时代而起,但还是要有典籍出处作为佐证才好。”
“毕竟我们的历史,缺失了很多。”
他的话倒是让崔安平对他的印象改观了不少,看来这些人并不是真的要为难他,否则单凭他伪造便足以陷入围攻。
“他说的,出自《尚书》序。”
吕步瀛不知何时来到了教室门口,他这一句话便足以驱散所有人的怀疑,作为整个藏拙院的权威,除了手艺精湛之外,他的学识也让所有人折服。
“本学期考核第一的人,可以去看这本书。”
简单的一句话,瞬间激起了众人的斗志,唯有第一才有资格去看的典籍,在这个古籍匮乏的时代,其吸引力远比金钱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