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完了各路神仙,距离奔赴考场还有整整三天,陈希亮命令他们,什么都不许做,只一门心思睡觉。这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一连三天的考试,能把人磨成鬼,到时候不可能有好的睡眠,所以得预先把觉睡足了,储备充沛的精力。
加上这几日,赵宗绩把王府的厨子打发来,料理他们的饮食,陈恪几个好吃好睡,过着猪一样的生活,没什么感觉就到了考试前夕。
这天酉时过后,陈恪四人被叫起来,梳洗之后,来到了前厅。只见陈希亮、曹氏都在,还有曹评、狄咏、杨怀玉,小王爷赵宗绩竟然也在……对于宋代读书人来说,科举是比成婚还重要的大事,所以有至亲好友送考的风俗。
堂中摆着四张桌子,每张桌子上摆满了几十样物件,陈希亮道:“看看,心里都有个数,没少什么的话,就装箱了。”
四人和宾客打过招呼后,便到写着各自名字的桌前,按照清单检查起来。三天考试,要携带的东西很多,除考试必需品——笔、墨、砚、字圈之外,还要携带食品、餐具等。因为是八月份,天气仍然比较炎热,只能备一些月饼、板鸭、熏肉、蜜橙糕、莲米之类不易变质的食品进去。
还有助消化、预防头痛脑的丹药,睡觉的铺盖卷、用来装试卷的卷袋……林林总总,皆已备齐。
待四人清点无误,上来四个侍女,当着他们的面,把这些东西一样样收到考箱里……考箱是汴京城最有名的胡家木器行出品,用料考究、设计也相当精巧,里面分三层,除上下各一个大抽屉之外,中间一层还设计了两个小抽屉,方便考生分门别类收纳物品。
而且它还有个好处,就是足够结实,考生候考时如果需要休息,它便是一张杌子,这样可以省去带考凳了。
收拾好了物件,众人便移座开席,为即将踏上考场的四位壮士践行……
同样的举动,发生在城中各处。
僧庙的客房中,苏洵为两个儿子收拾好了行装,面色如铁道:“此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父亲放松,”苏轼觉着老头太过紧张,笑道:“不过是乡试而已……哎呦……”话没说完,脑袋便挨了重重一下,只见苏洵吹胡子瞪眼道:“我说过多少遍,要全力以赴,不能大意!这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汴京城!要是一个不小心,小心打断你的腿……”接下来,是足足半个时辰的巴拉巴拉。
苏轼被喷得满脸口水,却再也不敢多嘴。
苏辙无可奈何的看着老哥,心说你娃这不是自找的么?
城西福建会馆。此刻也是灯火通明,吕惠卿兄弟五人,就住在这里。此刻他们正端坐椅子上冥想,没有一个说话的。
城南一处简陋的民宅,是曾家兄弟的住处,此刻他们正围坐一桌晚餐,曾巩坐在首位,他咽下口中的米饭,问曾布几人道:“都收拾好了么?”
兄弟几个都点头,曾巩他不再说什么。
今夜,汴京注定无眠。
~~~~~~~~~~~~~~~~~~~~~~~~~~~~~~
四更鼓响不久,大街上也有了动静,车马声、脚步声,从京城各个角落响起,朝着同一个方向汇去——国子监!这年代暂时还没有专门用来考试的贡院,国子监便成了考场。
陈家距离国子监很近,步行过去即可。
陈希亮自然是要把他们送到考场的,走在路上,还在不厌其烦的提醒他们,进考场要注意什么,千万不要顶撞巡考的兵丁云云……
陈恪背着考箱,打着灯笼,赵宗绩给他提着铺盖卷,两人走在后头,听着小亮哥喋喋不休,赵宗绩轻声笑道:“陈叔在朝堂上,可是出了名的黑又硬,想不到还有这样一面。”
“十几年来,又当爹又当妈,落下的毛病。”陈恪笑笑道:“不觉着有人唠叨也是一种幸福么?”
“嘿……”赵宗绩没想到他会这么说,仔细打量着陈恪道:“我发现你变了?”
“怎么变了?”
“变得平和了,”赵宗绩笑道:“没有以前那么锋芒毕露了。”
“一入江湖岁月催,我老了。”陈恪老气横秋道。
“去你的!”赵宗绩笑骂道:“还没成亲的人,就说自己老了,让我这都当了爹的情何以堪?”说着用铺盖卷打陈恪一下道:“说真的,你没问题吧?”
“虽然时文并非我所长,”陈恪想一想道:“但是考不中,比考中都难……”
“真臭屁……”赵宗绩绝倒。
-----------------------------分割----------------------------
查了一天宋代科举的资料,将其与明代的区别一一找出来,谁要写这方面论文,可以找我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