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军与燕军在代郡、雁门两军剑拔弩张之际。在赵国的柏仁城内,一个穿着赵军军服的小校,带着两人,骑马来到了李牧的府上。
这个小校来到李牧府前大门,跳下马来,对门口的两个家丁言道:
“在下乃李将军麾下,将军有家信让在下稍来,请前去通报。”
门口的两个家丁,也没有感到什么奇怪,往常李牧也经常让人如此捎信。
“请稍等,我这就去禀告。”一个家丁对这个小校道。
“有劳了。”这个小校抱拳谢道。
不一会,只见从门内出来个老管家,对这个小校道:
“既然是将军麾下,老夫人让你进去,请。”
“多谢管家。”这个小校拱手道。
“不必客气,快进去吧。”李府出来的这位老管家,对这位小校道。
这个小校,正是燕国情报局在赵国的负责人王凤海。
来到前方大厅,王凤海看到厅内前方,坐着一个头发花白,但两眼看上去非常有神采,五十多岁的妇人,岁月的风霜也掩盖不了其曾经的美丽。
这个小校知道,这个妇人就是李牧的母亲——李刘氏。
王凤海双膝跪地,向李刘氏大礼参拜道:“参拜老夫人。”
李刘氏赶紧对王凤海道:“快快请起,不必如此。”
“多谢老夫人。”王凤海躬身站立。
然后从怀中取出一份包裹好的绢帛,双手举起,让旁边的老管家递给了李刘氏。
王凤海的这一番操作,很是取得了李刘氏的好感。
也没有让王凤海回避,当场就展开了绢帛,看了起来。
看罢绢帛上的内容后,李刘氏不由眉头皱了起来。
思索片刻后,挥手让旁边的老管家退了出去。
其后对王凤海道:“你们将军是让你带人,隐秘护送我等前去雁门?”
王凤海赶紧躬身对李刘氏言道:“是的,老夫人。属下来时,将军亲自告知属下,言现在燕国大军犯我赵国,一旦开战,柏仁是燕军前往邯郸的必经之地。”
“将军在北疆很是挂念家人,让属下带人来此,安排老夫人以及夫人等,亲自前往雁门。请老夫人速速准备,以做决断。”
绢帛之上的字体,确实是李牧的趣÷阁迹,老夫人没有任何的怀疑。
至于李牧信中说,不让告知他人,隐秘前往雁门。在老夫人李刘氏看来,在眼下时节,也是应该的和必须的。
再说上次秦国围困邯郸之际,李牧就曾来信担心,当时也让家人做好准备,如果邯郸失守,就马上前往雁门躲避战火。
如今燕国准备发兵邯郸的传言,也早已被赵国民众传得沸沸扬扬。
赵国民众,包括李牧的家人也是非常担心的。
李刘氏点了点头,对王凤海感叹道:
“唉!这世道简直没有一天平静的日子。如此,有劳将军了。你先下去准备,我与家人商量后,马上随你前往雁门。”
王凤海心中大喜,赶紧躬身道:“属下随时等候老夫人的吩咐。”
过了两天,李牧的母亲李刘氏,李牧的妻子以及家人,就以探亲的名义,在王凤海这个装扮为赵军小校的陪同护送下,出了柏仁城。
为了此行顺利,燕国在赵国的整个情报机构,彻底运作起来。
李牧站在平城的城楼之上,向前来的燕国大军眺望。
燕军的阵营之中,无数的旗帜飘扬,旗帜之下的燕军层层叠叠,身着的铠甲,手持的武器,在阳光的照耀之下,反射着道道的光芒。
营前燕军排列出的方阵,很是整齐,踏步向前,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方阵之间,燕军的斥兵探马,策马往来奔驰,传达着命令。
这股红色洪流一般的大军,缓缓向平城而来。离平城估计差不多有两里地的时候,从燕军的军阵之中,发出了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
“吾军万胜!万胜!万万胜!”
前方燕军排阵戒备,后方的燕军开始动手修筑营地,十几万人一起动手,不到一个时辰,一座纵横一二十里的大营就修建完毕。
就这还没有结束,李牧同司马尚等赵国将领,又看到众多的燕军出来,在靠近燕军大营的前方,手持闪亮的钢锨等物,又开始挖起了壕沟。
挖好壕沟之后,在壕沟的一侧,又开始布起来李牧后来才知道的“铁丝网”。
城下燕军各营驻扎,秩序了然。燕军安扎的营寨,看上去就很牢靠。
平城城楼上的司马尚等赵国将领,包括李牧本人,看到这里,一个个脸色都阴阴的。燕军的气势,着实让李牧等人,皆感到大吃一惊。
站在李牧身旁的副将司马尚,不由感慨地对李牧道:
“将军,这燕军真是来势汹汹。末将真看不懂了,现在的燕军居然会变成了这样,如此气势。这可比北方的匈奴看上去,厉害多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