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唐三藏骑在马上,闲来无事,便细细地观察道旁的景象。这是乌鸡国东城自东向西的主干道,属于城市最繁华地段,让圣僧一路看来,不觉暗暗地计较在心,虽说此刻是战争年代,但路上依稀有商贩在兜售商品,虽然显得稀疏错落,但依然让三藏看到了乌鸡国东城和平年代的繁华遗迹,看到了乌鸡国民众虽身处乱世,依然对乌鸡国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圣僧默默地骑在马上,满怀怜悯地叹息,无论正义与否,战争的发动带给人民的永远是痛苦和伤害,和平,才是众望所归和大势所趋的。乌鸡国的人民,你们放心吧,由于我三藏军团的到来,和平的年代,已经离你们不远了。
队伍行进良久,才终于来到一处荒凉的山坳,但见这里苍松蔽日,鸦声漫漫,让三藏不由得心生不祥,喟然叹息,可叹这身处战争年代却依然略显繁华的乌鸡国东城,居然还有这一方僻静的去处,实在太不可思议。
不知是否是由于歌声的作用,自打来到这片荒凉的山林,摇光太子的脸色变得格外阴沉,沉默不语,三藏琢磨不出他心中的想法,也没好意思打扰,就只得闷着。于是众人就这么默默地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向半山腰那幢巨大的建筑物艰难攀行。这条绵延曲折的山路该很少有人走了,台阶上长满了厚厚的苔藓,让行路变得异常艰难,八个兵丁抬着担架,一步一滑地向上行进,让三藏看得很不放心,便让他们走在前面,自己牵着马和摇光太子殿后,帮忙看着点路。
随着众人不断地攀爬,半山腰上那幢建筑物渐渐变得清晰起来,远远看去好像一座寺庙,唐三藏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妈的,这该就是座寺庙,就是原著中所说的敕建宝林寺,想当年乌鸡国王的魂魄就是在那里向玄奘告知自己被害的经过。丫的,也只有寺庙这样的建筑才会造在高高的半山腰上,让人举目仰望,顶礼膜拜,只是摇光太子带咱们到这儿来干什么,烧香礼佛吗,看这光景,这寺庙怕早已经断了香火?
不过这寺庙看着不高,其实山上台阶绵延婉转,少说也有两三百级,再加上青苔路滑,让三藏一路走来,不觉得腿酸肉麻,汗出如浆,要不是顾及自己大唐高僧的身份,他早就赖在地上,打死也不走了。
咬紧牙关一路坚持,唐三藏牵着白马,在摇光太子的搀扶下,终于一步一滑地走完石阶,步入那枯朽残败的寺庙山门。果然不出他所料,头顶那黑色描金的巨幅牌匾上,赫然写着“敕建宝林寺”五个大字。三藏看在眼里,禁不住喟然叹息,我靠,当年那个香火鼎盛、香客如织的敕建宝林寺,怎么才过了区区两百年,就变得这般破落残败,果真是时过境迁,世事难料啊。
出乎三藏预料的是,在这枯朽残败的敕建宝林寺山门之中,站起身来迎接众人的,居然是一列身穿甲胄的兵丁。这一列士兵个个体格强健,熊腰虎背,绝对是军中的精英人物,原来摇光太子所说的隐秘之处,就是这敕建宝林寺!
见是太子殿下,满脸戒备的士兵们垂手肃立,也不言语,齐齐地让开道路,让摇光太子领着众人从中间走过,场面显得有些肃穆诡异。
步入宝林寺正中的大雄宝殿,出乎意料的是,唐三藏没有见到慈眉善目的佛祖塑像,枯朽破旧的檀木桌案上灰尘堆积,连烛台香案都没摆一个。这一间偌大的大雄宝殿里空空如也,黑漆漆的,阴风阵阵,让唐三藏置身其中,不由得心惊胆战,冷汗涔涔,仿佛自己来到的并不是什么佛家静地,而是那夺人性命的鬼域酆都,这一遭便有来无回,魂困九幽,永世不得超生。
摇光太子走进空荡荡的大房子,在黑暗的角落里摸索着打开了一道门,刹那间这样昏暗的缝隙中,隐隐地有一缕灯光渗透出来,照亮了黑黝黝大雄宝殿的大半个角落。
在这样阴森恐怖的氛围下,从无尽黑暗中赫然揭开的一道门,就仿佛是在阳世间兀然打开了一处走向地狱的通道,从骨子里透着诡异和邪气。唐三藏偷偷地瞄了一眼,除了摇光太子脸上阴晴不定,神色淡然,身后的八个兵丁也跟自己一样,不自禁地瑟瑟发抖。
感觉后脑勺上阴风阵阵,唐三藏禁不住缩了缩脑袋,怯怯道:“呵,这寺庙真够奇怪的,居然连半尊佛像都没有,真是邪门。”
“是我让人搬出去的,泥像土坯,留着何用?”摇光太子面无表情地回答。
唐三藏眉头挑动,呵呵笑道:“可寺庙里不放佛像,能放什么呢?”
“哼,纵然放些别的,也不放那无用的东西。”只听摇光太子语调深沉,毫不犹豫地回答。
“这个却是为何,莫非殿下跟和尚也有过节不成?”唐三藏瞪着眼睛,不明就里道。
“佛不佑我,要佛何用?”摇光太子似乎不太愿意谈及这个话题,还没等三藏发话,便大手一挥将他推进门去,略带歉意道:“圣僧,还请您在此稍待片刻,待大圣前来与我合作,我自会放圣僧出来,放心,摇光当亲自在门前把阵,以确保圣僧安全。”
摇光太子掌力雄厚,拍得三藏猛地向前一纵,差点没吐出血来。圣僧一个踉跄稳住身形,骂咧咧地吼道:“我靠,这怎么回事,刚才还好好的,怎么说翻脸就翻脸了,把我关在这里,跟软禁又有什么两样,太子殿下,你这却是何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