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翰林院。”刘若愚答道。
具体的工作自然是翰林院干,而这种项目一般会有个总领的,能总领这个的,基本上是勋贵。
“翰林院!”朱由检手微微一顿,脸色阴沉下来。
因为朝政,翰林院等部门的史官本就缺乏,而仅有的一点人,也都被朱由检给放到都察院和给事中以及其他缺乏人手的部门,如今的翰林院,基本名存实亡,里面没有上班的人。
如此情况下,怎么可能有人手出来编篡《熹宗实录》呢。看到这封奏折的第一眼,朱由检下意识就觉得有人要搞事情。
这种实录的修撰,是每一朝开年的大事,但朱由检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没有这个概念,而朝中由于争斗的原因,也没人提醒,本来拖下去也没什么,但却在这个时候被人翻出来,难怪朱由检会觉得不妙。
果不其然,往下看内阁的票拟,言称人手缺乏,请求启用在野官员。
“目的在这!!!”朱由检嘴角冷笑,这个票拟,一定是出自钱龙锡之手,东林虽亡,但倾向东林的人不少,这些人大部分在天启朝都弄下去了,在东林几乎名存实亡的时候,他们实在是很好的补充,难怪钱龙锡这个硕果仅存的东林大佬对他们念念不忘。
不过,虽然猜中了钱龙锡的心思,但朱由检却必须顺着对方的想法去做,不过也不太准确,他本身就准备启用这些人了,不光是他们,还有南京那一帮养老的官僚们。
接着往下看,是各个部门请求补充人手的奏疏,户礼兵刑工吏,六个衙门俱全,而且上书的人各有不同,从尚书到员外郎都有。
而内阁在下面的票拟不外乎两种,一是启用在野官员,二则是请求重开科举。
对于第一条,朱由检做出了批复,让吏部统计,而第二种,则直接留中不发,让这些奏折出不了乾清宫。
“呵呵,黔驴技穷吗?”轻笑一声,朱由检将示意刘若愚将这些奏折搬走,然后看下面的。
一本奏疏的上奏者就让他眼皮一跳——兵科都给事中余煌,天启五年的状元郎。
缓缓翻开,犀利的字迹出现在朱由检面前,整本奏疏用词简洁,筒体只是用一种陈述的语句来描述一件肮脏罪恶的事情,对于辽饷、乃至其他军饷饷银的瓜分。
这些早在朱由检的预料之中,但他看完后,依然决定心脏一颤,极其不好受。
接下来的奏疏都是同样的,全都是新上任的都给事中或者给事中的弹劾奏疏,只是部门不同,除了兵部外,工部、户部都有涉及,而这些人揭露的事实,有些朱由检了解,有些他不了解。
比如户部划拨军饷给兵部,直接就不是满额的,而是飘没一部分,到了兵部就更不用说了,而工部呢,则是以劣充好,以好当劣,玩左右倒卖的把戏。
需要军备的地方只能领垃圾,只有拿着钱给家丁装备的军将们才能买到优秀的装备,也难怪家丁盛行起来,这种情况下,军将们怎么可能会给公家的部队花钱武装呢。
这一点是朱由检没有料到的,看着那一长串的利益链条,尽管早有心里准备他也忍受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