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北满格局(一)(1 / 2)

    “魏司令,名单都在这里,请查验。”一名参谋捧着一本装订好的名册,匆匆来到了陆军少校魏文度面前,立正行礼道。

    魏文度接过名册,随意翻看着。这些都是被俘清军将官名单,大概有一百多人的样子,每个人的名字下面都有简短说明,比如此人身居何职,什么出身,在满洲生活多少年,手上有没有东岸人得血债等等。魏文度没有太过仔细看,这些人都是死硬分子,有些人更是与东岸有血仇,留着都是祸害,因此都上了处决名单,在今天一并行刑砍了。

    话说距东岸人占领宁古塔已经有大半年时光了。因为去年冬季天气异常寒冷,统领大军进攻宁古塔的魏文度少校不得不推迟了这次军事行动,一直等到开春气温稍稍回暖后,才率部赶了过来。

    他们最先扫除的事宁古塔清军的外围羽翼,即派出部分精锐人马袭击、攻破仍然心向满清的一些村寨,一边搜罗丁口、财物,一边等待大队辎重的到来他们在春季泥泞的土地上行走艰难,离主力部队落下了一段不短的距离。

    因为年前的松树窝子之战,宁古塔清军损失惨重,堕了士气,因此根本不敢出城与东岸人进行野战,只能眼睁睁看着城外的村寨一个个被攻破,村民们哭哭啼啼地被东岸人用绳子绑着牵走,甚是憋屈。这个时候,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起前明末年,当他们在城外如此对待明国百姓时,周围一圈明军“围观”的奇景。相信如果有一些年岁大一点的老人在的话,应该会发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感慨吧。

    公允地说,关外苦寒之地的清军,这年头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毕竟历史上直到清朝后期,这里的兵都没有腐化到不堪用的地步,更别说这个时空清廷压力更大,腐化速度更慢了。但问题在于他们碰上的是三千年未有之敌,经过多年苦心孤诣组建起来的远东新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法也更为先进,远不是这伙子清军能够比拟的。远的不谈,就去年的松树窝子之战,参加过得清军无不心胆俱寒,不敢言战,而这也正是当东岸人在野外四处攻城略地时宁古塔清军还在当乌龟的原因,实在是打不过啊!

    东岸人将城外俘获的人口集中了起来,然后打算打散了安排到北海道等地定居屯垦,统一管理。至于这边腾出来的土地嘛,其实也很简单,从南方移民喽!正好这回廉梧那边新夺了不少土地,也抓了不少“乱党”,总数算上家属的话,三四万人总是有的。这些人里,相当一部分肯定是要送回本土的,以补充已经枯竭到极点的移民来源。至于剩下的嘛,肯定是要给登莱等在廉梧管委会建立过程中出了大力的藩镇酬功啦。满蒙开拓队虽然出的力不多,但三四千人总是要分的,正好就分配到北满的嫩江、松花江一线了,到时候再迁移一些主动投靠的部落过来杂居,事情基本上就妥了。

    当然也有人会担心,这些生活在广西湿热地方的人去了东北苦寒之地能不能够适应。对此魏文度只能双手一摊,管他呢!当然俘虏的三千清军,不就集体流放到了千岛群岛和勘察加半岛么?人得适应能力是很强的,当年那批人确实有一部分无法适应酷烈的气候而死去,但活下来的都是好汉,且比例很高,现在不都与当地土人通婚,安定下来了么?

    再者,最近二十年来,宁绍地区人口增长很快,地少人多的现象十分突出,故每年都有许多人移民前往登莱乃至满洲,一代人以后也就适应了。新出生的小孩,从小接触的便是这种气候,等长大了你再让他去南方,可能还觉得不舒服呢。所以,广西那批“乱党分子”的命运就这样被决定了,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要到北满一带生活定居,为开发这片处女地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确立了移民填补空缺的方针后,东岸人对宁古塔一带认不清形势的清军也就不客气了,一律施以严酷手段。比如今天要斩首的这一百多清国将官,若放在以往可能还会流放到哪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干苦活呢,现在都不需要了,通通处决。而且,这次处决是公开行刑,伴随魏文度出兵的各部落首领、附近新降服的各部落骨干们,都被召集过来观刑,以加强他们的印象,以后不要再自误。

    这会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东岸人也不讲究什么午时三刻斩首,魏文度直接拿笔在最后面签了下名字,然后便大手一挥,直接下令行刑。动手的是来自哈尔滨堡一带的部落兵,只见他们两人押着一个俘虏,另外还有一人行刑、一人点验,四个人一组,很快就将一百多人给处刑完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