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技术储备(三)(2 / 2)

    其实,根本不用授课老师多么强调,东岸国内四大国营造船厂(大鱼河厂、镇海厂、现代厂和太平洋厂)基本都从雪峰湖船厂和工程院引进了相关技术,并专门成立了课题组进行研发。而这,其实也是在交通部的主导下完成的,因为以雪峰湖船厂的实力,研究到现在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下面若想加快研发进度,敝帚自珍显然是不行的,还是需要业内几大巨头深度参与进来,如此才有可能取得快速突破。

    最先引进相关技术的其实是位于镇海县的现代特种船舶厂。该厂重点生产各类特型船只,有时候也会接一些军舰订单,技术力量雄厚,研发决心也很强。该厂在立项后,通过调集精兵强将研究,改进了外部船板(铁板)与内部肋骨之间的连接方式,即他们通过将铁肋骨向外弯曲的方式,形成了一连串可以接受外部铁质船板的“底座”。这种内外船板的连接方式,比雪峰湖船厂原本设计在外部船板与内部肋骨之间填充平行衬板以提高铆接进度的方式,其加工方法要更简单,铆接起来精度也更高,更不容易“弹跳”。

    位于智利一侧的太平洋造船厂对铁船的建造技术也有贡献。该厂通过重新计算、论证,设计出了连接船上各个部位的多种角铁、槽钢,然后他们的技术员带着这些设计图纸分头前往黑山工业公司、铁岭重工联合体、平安煤钢联合体寻求技术支持,并最终将其生产加工了出来。从此,铁船船体许多构件的抗弯矩能力大大增强,而且在生产制造时可以减少部件的需求量,这对于降低船只的建造成本以及提高其使用可靠性意义非凡。

    “我们厂前阵子一直在忙搬迁的事情,大概是没有太多精力去研究铁船啦。”陈小毛一边听授课老师讲课,一边暗自琢磨着:“来这边也几个月了,反正我还没看见厂区里有哪块是专门给铁船研发预留的,也没看到任何在建中的铁质龙骨的船只。厂领导这帮人,大概是被养叼了嘴了,有源源不断的军舰制造订单,有利润率很高的船舶维护保养生意,每月都可以躺着赚大钱的他们,大概是没有太多精力和激情去经营新船的研发和建造了吧?看来,生意太好也是一个问题啊,都没有动力去搞新的东西了。唉,我们厂现在每年帆船的建造量全国第一,特种船舶、全蒸汽船只、铁船等新玩意的比例太低,长此以往该如何是好呢?这个雪峰湖船厂也真是挺有意思的,以前只听说过他们厂的名字,但在哪里都不知道,如今看来,他们竟然不声不响地搞了这么多东西,唉,真是刮目相看啊。”

    陈小毛的遐想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稍稍休息了一会的授课老师又开始讲起了铁船各个部位之间的受力情况,以及船体为何要这样设计,为何又那样建造,总之里面涉及到了不少数学上的知识,这让陈小毛听得很失望,因为他只有小学文化,懂得的知识有限,根本无法理解这些东西是如何计算的,更别提授课老师本身讲得也很简略,关键的地方避而不谈,只做了大概的介绍了,这些都加重了他的疑惑,同时对自己孱弱的知识体系无比痛恨,心中琢磨该如何才能提高他的知识水平。

    毫无疑问,在这个年代,任何知识都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可以是金钱,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总之很难无偿传授给你。陈小毛也明白自己其实已经足够幸运了,能够坐在大鱼河船厂灯火通明的夜校里,接触到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可以在配置了大量新锐机器的车间里,接触着这个星球上造船界的顶尖工艺,但他还是很不满足!是的,就是不满足!想想那些掌握了大量知识的设计师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副众星捧月般的待遇,自己却只能寂寥地站在一旁充当背景,这可真是太糟糕了,太让人感到悲伤了!

    授课老师也讲了,铁船代表着未来。木船造不了上百米长,但铁船绝对可以!陈小毛遐想着,要是自己未来能够参与进一条铁船的设计与建造嗯,最好五千吨以上,一万吨也不嫌多并亲自乘坐其前往大西洋彼岸乃至印度洋一带遨游,那可真是再美不过的事情了!真要是有那么一天的话,就算自己寿命减少二十年也愿意啊!

    只是,这一切都是需要知识的,大量的知识,自己改怎么才能学习到这一切呢?陈小毛从来没有像此刻这般,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等高端知识充满着渴望。是得想想办法了,不能在这么浑浑噩噩地混下去了!为了自己的铁船梦想,从现在开始就得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