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技术储备(四)(2 / 2)

    “现在你们厂还生产那种铁龙骨和铁肋船了么?”小食店老板闻言叹了口气,知道陈小毛说的也是实情,因此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转而聊起了别的。

    “不怎么生产,不好卖。”陈小毛使劲咽了一口酥软多汁的羊腿肉,然后才说道:“现在主流船型还是那些几百吨的家伙。老实说,这类船的龙骨和船肋很难找吗?我不觉得!咱们国家的森林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硬木的比例还很高,尤其是在巴西一带,简直随处可见。那边你也知道的,国营的、私营的森工企业很多,每年出产的木质龙骨、桅杆、船肋多得数不清,且成本非常低廉,至少比铁龙骨和铁肋要便宜多了。既然木头的这么好用,还便宜,那么问题来了,谁会去用铁的?我们这又不是沙漠国家,森林资源需要保护,事实上巴西很多地方,每年系统的森林砍伐一直在稳步推行着,这些产品也是北边很多县份的重要出口商品,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骤然间停用了的话,会让多少人失业啊。”

    “铁龙骨和铁肋,其优势主要集中在一千多吨的大船上面。这些船的船体普遍比较修长,龙骨并不好找,因此使用铁制龙骨和船肋比较划算。但这种船,怎么说呢,除了军舰之外,就只有南海运输公司、移民部会订购了,数量不算很多。”陈小毛又补充说道。

    其实他说的也都是实情。因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关系,东岸共和国境内的森林面积很大,尤其在北边的巴西近海,到处都是千万年来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面不知道生长着多少热带硬木。也许“执委会”级三甲板战列舰那种大船的龙骨不好找,但就几百吨的“小家伙”运输船而言,却并不难找,故中小型木质龙骨、船肋、桅杆等船具的成本非常低,至少比铁制的要低很多,故船厂和客户会怎么选择,也就一目了然了。

    现在都是市场经济,一切要看市场反应,强行造小吨位的铁肋木壳船,那完全就是亏本生意,买的人不会多。包括大鱼河海军造船厂在内的几家大船企,也不是没有造过千吨以下的铁肋木壳船,但都是在政府给予补贴的情况下完成的,属于实验性质、政绩工程,根本不是市场行为,所以你压根看不到国内航运市场上有多少铁肋木壳船,实在是不太经济。

    不过随着沿海地区森林资源开发进入新的时期,原本数量众多的热带巨木其数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其价格也是一涨再涨。再考虑到龙骨、肋材处理的周期比较长,尤其是挑剔的海军,他们只用花费数年时间自然阴干的木材,而不是烘干窑里出来的快速烘干的木材,因此铁制的龙骨、肋材的优势也在慢慢增加。哦,对了,铁制或者说钢制龙骨、肋材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其强度要比热带硬木要高一些,如果大量使用的话,那么造出来的船其自重会相对轻一些,这也是一个不错的优点了。

    总而言之,目前东岸造船市面上,木头龙骨、肋材仍然是主流,地位短期内无法撼动。但铁制龙骨、肋材的优势也在逐年增大,铁肋木壳船现在已经渐渐垄断了超大型船舶市场(这个市场非常小),渐渐开始向大型乃至中型市场跃进。相信假以时日的话,随着东岸森林资源的逐步消耗,铁肋木壳船最终会慢慢一统天下,就是不知道这个过程要花多长时间了,陈小毛下意识觉得可能需要二三十年以上的时间,东岸的森林资源实在太丰富了。

    “铁肋木壳船不是正道,要我说啊,大铁壳船才是王道啊。”自从那天上了夜校的课之后,陈小毛对大铁壳船的痴迷程度日渐加深,每日里都在想着这种船该怎么设计、怎么造,几乎都有点魂不守舍的味道了。

    “铁壳船可以造得很大很大,我觉得大几千吨都不是问题。这种船有一个天大的好处,那就是漏水情况大大减轻,甚至我觉得如果制造过程中严格把关的话,是很难有漏水情况出现的,因为这从设计原理上来说就不对。”陈小毛放下了筷子,双眼放光地说道:“木壳船我还没见过不漏水的,一艘都没有!用木壳船来运粮食,损耗太大了。你想想后,船壳不断漏水,甲板上还有浪花打进来,即便你包装密封得再好,粮食在一定程度上受潮还是很难避免,这就极大增加了成本了。但铁壳船不一样啊,船壳不漏水,唯一受影响的就是海上的大浪,但考虑到铁壳船普遍吨位比较大,船舷比较高的话,这方面的影响也会大大削弱,这对粮食等需要考虑防潮的商品的远洋运输来说简直太关键了。你想想啊,我们国家那么多农民,开垦了那么多农田,生产了那么多粮食,搞得粮价都快稳不住了,一个劲地下跌。这些粮食,如果能运到海外去销售,那得是多大的利益啊?得给农民们带来多大的好处啊?这个时候如果能有大铁壳船,那就完美了……”

    “说的也是啊!我听说今年潘帕那边的收成又不错,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啊。”小食店老板吐了个烟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