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明赶在前面去购买了两张门票,和程治国就进入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景区。由于时近春节,进入景区的人廖廖无几。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风景区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世界水文资料宝库”、“水下碑林”,是三峡文物景观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为国家4a级景区,入选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新景观之一,是为保护白鹤梁题刻而建设。
白鹤梁是矗立在涪州县长江江中心长约1600米、宽约10到15米,东西向延伸,与长江平行的天然石梁。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白鹤滩,尔朱真人修炼于此,乘鹤仙去。”相传,在北魏时,尔朱通微不愿与篡夺皇位的族兄尔朱荣合流,弃家学道,道成,号尔朱真人。尔朱炼丹售市,至合州,价傲太守。太守怒,将尔朱囚笼抛江。竹笼不沉,却顺江而下,至涪州白鹤云集之石梁,遇一名白石之渔人举网而得之。尔朱时正酣睡,渔人久呼不应,击磬方苏,遂为至交。渔人仍然轻舟布网,尔朱继续修真炼丹晚则曲膝相对清谈,倦则抵足揽江入梦。竹笛渔歌,铜磬经文,各得其趣,两情甚笃。一日,尔朱取丹与白石渔人佐酒畅饮,醉后,乘白鹤化仙而去。白鹤梁由此而得名。
白鹤梁题刻位于白鹤梁中段长约220米、宽约15米的梁体上,迄今发现有题刻约165段,文字约3万余字。题刻始于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终于1963年。现存最早明确纪年的是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
梁上的18尾石鱼雕刻,记载了1200多年来长江72个枯水年份的水文情况,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情况。当地有“石鱼出水兆丰年”之说,据称如果石鱼在冬天枯水期露出水面,则第二年必是丰收年。“石鱼出水”是当地人期盼丰年的“吉兆”。
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在白鹤梁上题刻,使其成为集文学、书法、绘画、石刻艺术为一体的“水下碑林”。梁上汇集的300多名文人墨客以8种书体留下的3万余字的题刻,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价值,其中尤以宋代大文豪、书法家黄庭坚的“元符庚辰涪翁来”题刻最为著名。白鹤梁题刻在科学、历史和艺术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瑰宝”。
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白鹤梁题刻将永沉江底。为了保护白鹤梁题刻,国家投入2亿建设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整个保护工程,由“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部分组成。水下博物馆就是在白鹤梁原址上修建一个保护壳体,游客可下到水下40米处带参观窗的水下通道,根据自己的需要,既可透过玻璃舷窗欣赏白鹤梁题刻,也可操作摄像头,通过电脑屏幕,从不同角度近距离观赏白鹤梁。同时,少数专业人士,还可通过潜水的方式参观白鹤梁。
二人在参观了岸上陈列馆后,就通过安检,乘坐电梯下到了水下博物馆。
站在参观走廊上,江春明和程治国透过一侧的水下视窗,能清晰地看到石梁上的石鱼和书刻。在水下40米深处看到这些精美而珍贵的题刻在清澈的水中闪现,程治国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参观走廊上共有23个水下视窗,江春明和程治国一个不漏地看了过来。当看到第12个水下视窗时,程治国看见石梁上有一尾雕刻得极为细致栩栩如生的石鱼,仿佛在水中摆鳍游动。
惊奇之下,程治国不由得运转丹田精气凝神于目,这尾石鱼顿时清晰地呈现在他眼中。石鱼似乎感觉到了程治国的凝视,鱼鳍摆动得更快了,还朝程治国眨了眨眼睛。
在石鱼眨眼的同时,程治国感到脑中有东西激烈地跳动了一下,让他的头不自觉地摆动了一下。
当他再次凝视看向石鱼时,鱼鳍摆动的石鱼激动了起来,如离弦之箭一般向他游了过来。
“砰”的一声巨响回荡在程治国的脑中,让他感觉一阵晕眩。在他眼中,向他游过来的石鱼撞在了水下视窗的玻璃上,化作一阵光芒消失不见。
程治国摇摇头驱走晕眩,再次凝神看向石梁,那尾栩栩如生的石鱼还在原处,只是不再摆动鱼鳍,不再眨动眼睛。
程治国揉揉眼睛,心想是不是自己产生了幻觉,正想转身问一问表哥是否看见了那尾游动的石鱼,脑中却有东西又跳动了起来,一种想靠近那尾石鱼的渴望也莫名其妙迫不及待地涌上了心头。
同时,程治国不由得想起了朱熹在点易洞的题诗:“渺然方寸神明舍,天下经纶具此中。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
“每向狂澜观不足,正如有本出无穷。”这句诗难道是指的这尾石鱼?浩浩长江,波涛奔涌,贫富荣辱,生死离别,胜负成败,难以预料。梁上石鱼,自然天成,窥破阴阳,蕴藏无穷天机?
程治国凝视着石鱼,心头百念丛生,霍然转头看着江春明不容置疑地说道:“表哥,我要潜水去看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