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兴的网络上,关于春晚的讨论帖随着直播不断更新。
因为家庭电脑在大城市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都市青年加入到这种新形式的社交中,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虽然远不及前世信息爆炸的时代,资讯多的眼花缭乱,但这种远距离、完全虚拟的社交形式迅速吸引了生活条件优越的都市年轻人,很新潮。
南都,潘灵均在房间里一边看着春晚,一边盯着电脑屏幕,还随手跟帖评论。
“有没有发现向阳的几首歌特经典?”
“我听过《童年》、《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当然还有《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觉得《我的未来不是梦》最经典,最励志。”
“没有人觉得《心愿》很好听吗,本人最喜欢这种小清新的歌,听完像耳朵被洗了一遍。”
“同意楼上的,我也喜欢《心愿》。”
“对《心愿》无感,大爱《童年》。”
关于曲向阳的讨论帖纷纷盖到百楼以上,现在最火的网络论坛江湖论坛,曲向阳的实时热度排名第一。
“《我的未来不是梦》的作词作曲真是李默?这么厉害?”潘灵均对音乐无感,但对网络很有感,为了在论坛的讨论帖上有话可聊,稍微看了一眼春晚。看到电视上打出的《我的未来不是梦》的词曲作者名字李默,潘灵均想起上次被坑的那顿三人聚会上,吴雅望骄傲的说出李默的隐藏技能——写歌。“原来这是真的啊,‘四古意’,厉害。”潘灵均感叹。
“这里是南都,不要发出日语的杂声。”说话的是一位面相威严、颇有气质的中年妇女。
“哦,知道了,妈。平时日本动漫看多了。”潘灵均小心地说道。
“少看点动画片,多大的人了。”
“妈,那不能叫动画片,那叫动漫。就是,去幼稚化,适合全年龄观看的动漫,不是你眼里的小孩看得幼稚的动画片。”潘灵均用力的辩解道。
妇人端着咖啡,露出一丝戏谑的微笑。
“行吧,动画片就动画片。”潘灵均发现自己的解释好像不管什么用,也就认怂了。
“你说的那个李默是谁啊?”
“我高中的同学啊。”
“跟春晚有什么关系?”
“他写了一首歌,卖给了一个歌手,然后那个歌手在春晚上唱了这首歌。”
“哪首歌?”
“《我的未来不是梦》。”
“挺好听的,不过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他没逗你玩?”
“没有,他其实挺有才华的,中考就是他抢了我的状元,这次还考上了京城电影学院的摄影系。他说要去当导演。”
“嗯!是挺厉害的。”
妇人喝了一口咖啡,问道:“小均,你呢?考什么大学想好了吗?”
“想好了。京城大学的计算机系,那可是华夏最顶级的计算机专业了。”
“我觉得政法大学也不错,首都的,魔都的都挺好,差一点的,要不就咱们南都吧。你觉得呢?”妇人说道。
“妈,我才不要当官呢,家里有你一个大官就行了,整天板着个脸,难受不难受?”
“臭小子,皮痒了是不是?”妇人眉毛一挑,嗔怒道。
“妈,未来是信息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我要走到时代的最前端,当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妈,你不觉得酷吗?”潘灵均激动地说。
妇人想了想,“我不干涉你,我想你爸也没法干涉你,但未来有很多种选择,计算机你可以去追求,政法路线你也不必完全放弃。”
“哦,知道了,妈。”潘灵均不敢反驳,只能小心答应。这个老妈还是非常有威严的。
潘灵均妈妈,名叫陈冬梅,南都市纪检队伍的高级官员,以铁腕治贪著称于南都官场,这就是为什么当初陈冬梅一个电话吓得劳动局的叶副局长魂飞魄散的原因。
陈冬梅与潘有为因为性格不合早早离婚,儿子丢给了潘有为,自己独自一人在南都官场打拼。潘灵均父子俩都不太爱跟陈冬梅生活在一起,就是因为陈冬梅太过强势,把训斥贪官的语气带进家里来。只是毕竟母子连心,再怎么不愿意,潘灵均每隔一年过年还是会陪着陈冬梅,吃吃年夜饭,说说话,陈冬梅或许年纪见长,说话不再那么咄咄逼人,这样潘灵均才敢跟陈冬梅开开玩笑。
母子二人说了一会子话,陈冬梅陪着潘灵均看了一会春晚节目,就回书房看文件去了。这是她每晚的习惯,有些工作狂的作风。
潘灵均继续趴在电脑前,看着网络上热火朝天的讨论。
“《我的未来不是梦》的作者李默是我同学,惊不惊喜?”潘灵均随手打出了一句话。
随即就有人回应,“楼上傻了,唱歌的叫向阳,李默是谁?”
“向阳只是演唱者,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李默。”潘灵均不服气地回道。
“爱谁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