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远师弟有事,这次没有过来。”
“那真是可惜了,还想和他切磋一下呢。”
“六合,不得无礼。”
“是,师尊。”
能让这位六合惦记之人,看来这位宏远不简单。而这法慧大师更是厉害,毫无修为的他,却是能让六合对他毕恭毕敬。
这倒是让四少爷想起万卷书,一个满腹经纶之人,也是毫无修为,但是却是能让儒门掌门人都要以礼相待。
就在六人刚进静心殿之时,却发生一场意外。
几名留发僧人争吵了起来,越演越烈,最后竟然大打出手。
来此静心殿的都是一些得道高僧,也有一些和法慧一样,是没有修炼的。
而这几名留发僧人实力也不简单,缠斗在一起,波及范围一下子就大开来。
打斗也触发了殿内的阵法,瞬间蛛网阵将缠斗几人裹住,减缓了几人的行动。
四少爷发现,这静心殿内的阵法十分强大,而且阵眼布置设防。
看来陈圣君对静心殿是下了血本,阵法的强大取决于阵眼所用的材料。
这和技能是一样的,同样一个技能,红阳境催动的效果,和黄炎境催动的效果是天差地别。
行动减缓之后,立马有人将这几人拉了出去。
“这静心殿的阵法好大手笔啊,在这阵法之内,估计要想闹事很难。”
“这静心殿是陈圣君让我特地加强布置的,阵眼所用的都是上品材料,发动阵法更是用灵液维持,十分奢侈。”
两人神识对话,四少爷也知道要想在这静心殿内闹事是不可能的。
一场小闹剧,很快就平静了。
不久之后,传闻中的陈圣君也到了,只是他在一个阵法房间里面,并没有直接露面。和四少爷一样,都是来听众人探讨佛法的。
此次讨论的话题倒也没什么新颖之处,是围绕着尊佛的‘三莲’之说展开的。
尊佛主修功法至今都流传着,可惜都是残本,虽然很多人花了很多精力去重新整理编排,但是仍然无人能修炼成功。
尊佛主修三莲决,而梦中典籍说是修炼七莲决。想来流传在世的只有三莲决残本,并无所谓的七莲决。
此次讨论的主题是三莲决的第二种境界,入淤泥而不染境界。
三莲决一共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是出淤泥而不染境界,第二种就是入淤泥而不染境界,第三种境界是净淤泥而不染。
三种境界字面上理解倒是不难,但是要做到却是十分艰难。
光是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更别说是入淤泥而不染境界。
相传这三莲决功法修炼起来,进展缓慢犹如龟爬,往往都是寿元耗尽,也没能修炼成功。
开篇就讨论这么高深的话题,四少爷觉得以在场众人的智慧,应该是说不出什么特别的见解。
一个时辰过去了,就两位高僧发表了对入淤泥而不染境界的见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见解之处。
此时,宁远站了起来,想来这次他替代明王而来,算是有所准备的。
“尊说天下,入淤泥而不染,为大义而舍小利。投身黑暗,行为光明。是以抱光明之心,入黑暗之世。其本心不忘也。”
本来这段言辞倒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四少爷理解的话,那就是不忘初心,就算身处在‘淤泥’的环境下,只要不忘初心,就是入淤泥而不染。但是接下来宁远表达却是话锋一转,见解新颖独到,有点不像他的风格。
“刺,行于暗,不达目的不罢休。吴王残暴,多兴兵。为近其身,弑父杀母,伏三年,如仆如狗,终藏器于身,随行猎,箭中,拔之刺与喉。其为三年入淤泥而不染,谓之‘刺’道。”
宁远这见解十分大胆,也超出佛家常理。
他说有个叫‘刺’的人,因为吴王残暴,经常兴兵打仗。他就杀掉自己的父母,主动去做吴王的走狗三年,终于在一次狩猎的上,找到机会杀了吴王。
而他这三年的行为就是入淤泥,刺杀吴王就是不染。
这种见解十分大胆,也很容易受到攻击。而接下来才是重点。不到半刻钟就有人提出质疑了。
“刺的行为并没有考虑到后果,打仗并不会因为君王死了而终止。与入淤泥而不染境界不符。”
“刺的本心是终止战争,当吴王三年走狗的行为就是他决心入淤泥,最后即使他得到吴王信任也不会与吴王同流合污,而是选择杀身成仁。”
“但是他的行为还是错的,并没有达到我刚才所说的终止战争。”
“刺的境界达到了,行为的结果不能说明他境界不够。以一人之力,要阻止一个国家的行为,那是净淤泥而不染的境界了。”
四少爷也陷入沉思,宁远说的刺道到底算不算入淤泥而不染的境界。
四少爷心想,如果这是尊佛的话,那他应该是渡化吴王,但是想到这点上,又发现这已经是净淤泥而不染的境界,那宁远的刺道符合入淤泥而不染的境界吗?
想了许久,四少爷终于发现这刺道还是不能达到尊佛的入淤泥而不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