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听说,不想当大哥的皇帝不是合格的慈善家(2 / 2)

历史上能和中原国家成为“兄弟之国”的,只有“澶渊之盟”时的北宋和辽国,以及时“便桥之盟”的唐朝和突厥。前者发生的背景,是辽国人大军南下,明朝皇帝都已经被打的要逃跑了,才主动和辽国结为兄弟之国。而后者是唐太宗刚继位不久,被突厥人打到长安城外不远,才选择了与突厥和谈。</p>

可以看出,只有在国难当头,政权受到巨大威胁的时候,才有“兄弟之国”这种关系存在。然而即便是马上要被灭国了的北宋和辽国,“澶渊之盟”的内容,也是以北宋为兄,辽国为弟。这充分显示了中原王朝“你就算把我打死我也是你大哥”的气度。</p>

天朝上国的心理,是每个中原皇帝最基本的自我认同。这事关脸面。</p>

大多数情况下,以大国自居的中原政权,都喜欢“宗主国”和“藩属国”这样的关系,也更喜欢万国来朝的气派。可以说中原政权的国家好大喜功,也可以说中原政权的国家都贪慕虚荣。但其实只要周边的国家成为藩属,作为宗主国的中原政权所展现出的风范,当之无愧是个好“大哥”。</p>

以后世的明清为例,包括朝鲜在内的藩属国众多。当这些藩属国受到了欺负,明清两朝不管自己混的怎么样,都要强行帮弟兄们出头,明朝万历年间帮助朝鲜国抗击日本侵略就是例子。</p>

更难能可贵的是,当这些藩属国来到中原朝贡,中原皇帝虽然看不上他们的贡品,但也会客气的收下,然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富足,还要给予很多的赏赐,这赏赐之丰厚,甚至可以是纳贡物品的上百倍,让各国的使团每次都满载而归,当然更加积极的朝贡。</p>

这不是哪个皇帝或者哪个朝代独有的事情,而是中国历史上普遍的现象。有道是“不想当大哥的皇帝不是合格的慈善家”,中原政权的君主不管自己什么混的在怎么凄惨,都有着想成为大哥的野心,并且很多时候都有当大哥的实力。</p>

以强盛着称的汉朝当然也不例外。</p>

乌桓人被匈奴人欺负的太狠了,不知道中原国家的皇帝有这样“别致”的爱好,起初并不愿意成为中原国家的藩属国,还产生“兄弟之国”这种在汉朝人民看来“很有想象力”,并且还“很有胆识”的想法。</p>

要是他们早知道汉朝和匈奴不同,不仅要帮着保家卫国,不被别人欺负,还要他在朝贡的时候连吃带拿,赏赐给数不清的丝绸和黄金,让他满载而归,这样的大哥谁不愿意跟着混?</p>

别说是当兄弟了,就算当孙子,他们也肯定争着往中原跑。</p>

什么是万国来朝?</p>

这就叫万国来朝。大汉时代周刊</p> 乌桓人很是受用,赶紧起身,然后喝下了美酒。</p>

“不过可惜,我们乌桓没有汉朝人富足。”薄西海忽然遗憾的说:“能进贡给汉朝皇帝的东西实在不多,只是些皮货和矿石,只怕汉朝皇帝会不喜欢。”</p>

“西海兄说笑了。”赵启明笑着道:“虽然是朝贡,但我们汉朝皇帝和匈奴单于可不同,只希望看到乌桓的使团来到长安增进两国的友谊,进贡的物品没那么重要。”</p>

薄西海忙道:“贵国幅员辽阔,的确不是匈奴可比。”</p>

“这是当然。”赵启明别有深意的说:“不仅是不在乎你们进贡的物品,只要乌桓使团来长安,陛下高兴了,说不定还要薄来厚往,赏赐给你们很多的丝绸黄金这些好东西。”</p>

“薄来厚往?”薄西海眼睛都亮了。</p>

赵启明笑着道:“我也不能透露太多,但西海兄要知道,我们是天朝上国,有很多的好东西,连良种马都能送给乌桓,那些丝绸黄金之类的东西,又算的了什么?”</p>

鲜卑人对望,喜形于色。</p>

“那我们就更要来长安了。”薄西海豪迈的笑了起来。</p>

他们在此之前并不知道,这世间还有这样的宗主国,只因为被匈奴人欺负的太久了,现在开始接触汉朝人,才知道宗主国不仅不会奴役藩属国,还会如此的大方。</p>

赵启明其实并没有说谎。</p>

事实上中原政权的皇帝的确从不吝啬,但前提是你要奉中原国家为宗主。</p>

鲜卑和乌桓之前提出的“兄弟之国”,汉室不可能同意。</p>

历史上能和中原国家成为“兄弟之国”的,只有“澶渊之盟”时的北宋和辽国,以及时“便桥之盟”的唐朝和突厥。前者发生的背景,是辽国人大军南下,明朝皇帝都已经被打的要逃跑了,才主动和辽国结为兄弟之国。而后者是唐太宗刚继位不久,被突厥人打到长安城外不远,才选择了与突厥和谈。</p>

可以看出,只有在国难当头,政权受到巨大威胁的时候,才有“兄弟之国”这种关系存在。然而即便是马上要被灭国了的北宋和辽国,“澶渊之盟”的内容,也是以北宋为兄,辽国为弟。这充分显示了中原王朝“你就算把我打死我也是你大哥”的气度。</p>

天朝上国的心理,是每个中原皇帝最基本的自我认同。这事关脸面。</p>

大多数情况下,以大国自居的中原政权,都喜欢“宗主国”和“藩属国”这样的关系,也更喜欢万国来朝的气派。可以说中原政权的国家好大喜功,也可以说中原政权的国家都贪慕虚荣。但其实只要周边的国家成为藩属,作为宗主国的中原政权所展现出的风范,当之无愧是个好“大哥”。</p>

以后世的明清为例,包括朝鲜在内的藩属国众多。当这些藩属国受到了欺负,明清两朝不管自己混的怎么样,都要强行帮弟兄们出头,明朝万历年间帮助朝鲜国抗击日本侵略就是例子。</p>

更难能可贵的是,当这些藩属国来到中原朝贡,中原皇帝虽然看不上他们的贡品,但也会客气的收下,然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富足,还要给予很多的赏赐,这赏赐之丰厚,甚至可以是纳贡物品的上百倍,让各国的使团每次都满载而归,当然更加积极的朝贡。</p>

这不是哪个皇帝或者哪个朝代独有的事情,而是中国历史上普遍的现象。有道是“不想当大哥的皇帝不是合格的慈善家”,中原政权的君主不管自己什么混的在怎么凄惨,都有着想成为大哥的野心,并且很多时候都有当大哥的实力。</p>

以强盛着称的汉朝当然也不例外。</p>

乌桓人被匈奴人欺负的太狠了,不知道中原国家的皇帝有这样“别致”的爱好,起初并不愿意成为中原国家的藩属国,还产生“兄弟之国”这种在汉朝人民看来“很有想象力”,并且还“很有胆识”的想法。</p>

要是他们早知道汉朝和匈奴不同,不仅要帮着保家卫国,不被别人欺负,还要他在朝贡的时候连吃带拿,赏赐给数不清的丝绸和黄金,让他满载而归,这样的大哥谁不愿意跟着混?</p>

别说是当兄弟了,就算当孙子,他们也肯定争着往中原跑。</p>

什么是万国来朝?</p>

这就叫万国来朝。大汉时代周刊</p> 乌桓人很是受用,赶紧起身,然后喝下了美酒。</p>

“不过可惜,我们乌桓没有汉朝人富足。”薄西海忽然遗憾的说:“能进贡给汉朝皇帝的东西实在不多,只是些皮货和矿石,只怕汉朝皇帝会不喜欢。”</p>

“西海兄说笑了。”赵启明笑着道:“虽然是朝贡,但我们汉朝皇帝和匈奴单于可不同,只希望看到乌桓的使团来到长安增进两国的友谊,进贡的物品没那么重要。”</p>

薄西海忙道:“贵国幅员辽阔,的确不是匈奴可比。”</p>

“这是当然。”赵启明别有深意的说:“不仅是不在乎你们进贡的物品,只要乌桓使团来长安,陛下高兴了,说不定还要薄来厚往,赏赐给你们很多的丝绸黄金这些好东西。”</p>

“薄来厚往?”薄西海眼睛都亮了。</p>

赵启明笑着道:“我也不能透露太多,但西海兄要知道,我们是天朝上国,有很多的好东西,连良种马都能送给乌桓,那些丝绸黄金之类的东西,又算的了什么?”</p>

鲜卑人对望,喜形于色。</p>

“那我们就更要来长安了。”薄西海豪迈的笑了起来。</p>

他们在此之前并不知道,这世间还有这样的宗主国,只因为被匈奴人欺负的太久了,现在开始接触汉朝人,才知道宗主国不仅不会奴役藩属国,还会如此的大方。</p>

赵启明其实并没有说谎。</p>

事实上中原政权的皇帝的确从不吝啬,但前提是你要奉中原国家为宗主。</p>

鲜卑和乌桓之前提出的“兄弟之国”,汉室不可能同意。</p>

历史上能和中原国家成为“兄弟之国”的,只有“澶渊之盟”时的北宋和辽国,以及时“便桥之盟”的唐朝和突厥。前者发生的背景,是辽国人大军南下,明朝皇帝都已经被打的要逃跑了,才主动和辽国结为兄弟之国。而后者是唐太宗刚继位不久,被突厥人打到长安城外不远,才选择了与突厥和谈。</p>

可以看出,只有在国难当头,政权受到巨大威胁的时候,才有“兄弟之国”这种关系存在。然而即便是马上要被灭国了的北宋和辽国,“澶渊之盟”的内容,也是以北宋为兄,辽国为弟。这充分显示了中原王朝“你就算把我打死我也是你大哥”的气度。</p>

天朝上国的心理,是每个中原皇帝最基本的自我认同。这事关脸面。</p>

大多数情况下,以大国自居的中原政权,都喜欢“宗主国”和“藩属国”这样的关系,也更喜欢万国来朝的气派。可以说中原政权的国家好大喜功,也可以说中原政权的国家都贪慕虚荣。但其实只要周边的国家成为藩属,作为宗主国的中原政权所展现出的风范,当之无愧是个好“大哥”。</p>

以后世的明清为例,包括朝鲜在内的藩属国众多。当这些藩属国受到了欺负,明清两朝不管自己混的怎么样,都要强行帮弟兄们出头,明朝万历年间帮助朝鲜国抗击日本侵略就是例子。</p>

更难能可贵的是,当这些藩属国来到中原朝贡,中原皇帝虽然看不上他们的贡品,但也会客气的收下,然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富足,还要给予很多的赏赐,这赏赐之丰厚,甚至可以是纳贡物品的上百倍,让各国的使团每次都满载而归,当然更加积极的朝贡。</p>

这不是哪个皇帝或者哪个朝代独有的事情,而是中国历史上普遍的现象。有道是“不想当大哥的皇帝不是合格的慈善家”,中原政权的君主不管自己什么混的在怎么凄惨,都有着想成为大哥的野心,并且很多时候都有当大哥的实力。</p>

以强盛着称的汉朝当然也不例外。</p>

乌桓人被匈奴人欺负的太狠了,不知道中原国家的皇帝有这样“别致”的爱好,起初并不愿意成为中原国家的藩属国,还产生“兄弟之国”这种在汉朝人民看来“很有想象力”,并且还“很有胆识”的想法。</p>

要是他们早知道汉朝和匈奴不同,不仅要帮着保家卫国,不被别人欺负,还要他在朝贡的时候连吃带拿,赏赐给数不清的丝绸和黄金,让他满载而归,这样的大哥谁不愿意跟着混?</p>

别说是当兄弟了,就算当孙子,他们也肯定争着往中原跑。</p>

什么是万国来朝?</p>

这就叫万国来朝。大汉时代周刊</p> 乌桓人很是受用,赶紧起身,然后喝下了美酒。</p>

“不过可惜,我们乌桓没有汉朝人富足。”薄西海忽然遗憾的说:“能进贡给汉朝皇帝的东西实在不多,只是些皮货和矿石,只怕汉朝皇帝会不喜欢。”</p>

“西海兄说笑了。”赵启明笑着道:“虽然是朝贡,但我们汉朝皇帝和匈奴单于可不同,只希望看到乌桓的使团来到长安增进两国的友谊,进贡的物品没那么重要。”</p>

薄西海忙道:“贵国幅员辽阔,的确不是匈奴可比。”</p>

“这是当然。”赵启明别有深意的说:“不仅是不在乎你们进贡的物品,只要乌桓使团来长安,陛下高兴了,说不定还要薄来厚往,赏赐给你们很多的丝绸黄金这些好东西。”</p>

“薄来厚往?”薄西海眼睛都亮了。</p>

赵启明笑着道:“我也不能透露太多,但西海兄要知道,我们是天朝上国,有很多的好东西,连良种马都能送给乌桓,那些丝绸黄金之类的东西,又算的了什么?”</p>

鲜卑人对望,喜形于色。</p>

“那我们就更要来长安了。”薄西海豪迈的笑了起来。</p>

他们在此之前并不知道,这世间还有这样的宗主国,只因为被匈奴人欺负的太久了,现在开始接触汉朝人,才知道宗主国不仅不会奴役藩属国,还会如此的大方。</p>

赵启明其实并没有说谎。</p>

事实上中原政权的皇帝的确从不吝啬,但前提是你要奉中原国家为宗主。</p>

鲜卑和乌桓之前提出的“兄弟之国”,汉室不可能同意。</p>

历史上能和中原国家成为“兄弟之国”的,只有“澶渊之盟”时的北宋和辽国,以及时“便桥之盟”的唐朝和突厥。前者发生的背景,是辽国人大军南下,明朝皇帝都已经被打的要逃跑了,才主动和辽国结为兄弟之国。而后者是唐太宗刚继位不久,被突厥人打到长安城外不远,才选择了与突厥和谈。</p>

可以看出,只有在国难当头,政权受到巨大威胁的时候,才有“兄弟之国”这种关系存在。然而即便是马上要被灭国了的北宋和辽国,“澶渊之盟”的内容,也是以北宋为兄,辽国为弟。这充分显示了中原王朝“你就算把我打死我也是你大哥”的气度。</p>

天朝上国的心理,是每个中原皇帝最基本的自我认同。这事关脸面。</p>

大多数情况下,以大国自居的中原政权,都喜欢“宗主国”和“藩属国”这样的关系,也更喜欢万国来朝的气派。可以说中原政权的国家好大喜功,也可以说中原政权的国家都贪慕虚荣。但其实只要周边的国家成为藩属,作为宗主国的中原政权所展现出的风范,当之无愧是个好“大哥”。</p>

以后世的明清为例,包括朝鲜在内的藩属国众多。当这些藩属国受到了欺负,明清两朝不管自己混的怎么样,都要强行帮弟兄们出头,明朝万历年间帮助朝鲜国抗击日本侵略就是例子。</p>

更难能可贵的是,当这些藩属国来到中原朝贡,中原皇帝虽然看不上他们的贡品,但也会客气的收下,然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富足,还要给予很多的赏赐,这赏赐之丰厚,甚至可以是纳贡物品的上百倍,让各国的使团每次都满载而归,当然更加积极的朝贡。</p>

这不是哪个皇帝或者哪个朝代独有的事情,而是中国历史上普遍的现象。有道是“不想当大哥的皇帝不是合格的慈善家”,中原政权的君主不管自己什么混的在怎么凄惨,都有着想成为大哥的野心,并且很多时候都有当大哥的实力。</p>

以强盛着称的汉朝当然也不例外。</p>

乌桓人被匈奴人欺负的太狠了,不知道中原国家的皇帝有这样“别致”的爱好,起初并不愿意成为中原国家的藩属国,还产生“兄弟之国”这种在汉朝人民看来“很有想象力”,并且还“很有胆识”的想法。</p>

要是他们早知道汉朝和匈奴不同,不仅要帮着保家卫国,不被别人欺负,还要他在朝贡的时候连吃带拿,赏赐给数不清的丝绸和黄金,让他满载而归,这样的大哥谁不愿意跟着混?</p>

别说是当兄弟了,就算当孙子,他们也肯定争着往中原跑。</p>

什么是万国来朝?</p>

这就叫万国来朝。大汉时代周刊</p> 乌桓人很是受用,赶紧起身,然后喝下了美酒。</p>

“不过可惜,我们乌桓没有汉朝人富足。”薄西海忽然遗憾的说:“能进贡给汉朝皇帝的东西实在不多,只是些皮货和矿石,只怕汉朝皇帝会不喜欢。”</p>

“西海兄说笑了。”赵启明笑着道:“虽然是朝贡,但我们汉朝皇帝和匈奴单于可不同,只希望看到乌桓的使团来到长安增进两国的友谊,进贡的物品没那么重要。”</p>

薄西海忙道:“贵国幅员辽阔,的确不是匈奴可比。”</p>

“这是当然。”赵启明别有深意的说:“不仅是不在乎你们进贡的物品,只要乌桓使团来长安,陛下高兴了,说不定还要薄来厚往,赏赐给你们很多的丝绸黄金这些好东西。”</p>

“薄来厚往?”薄西海眼睛都亮了。</p>

赵启明笑着道:“我也不能透露太多,但西海兄要知道,我们是天朝上国,有很多的好东西,连良种马都能送给乌桓,那些丝绸黄金之类的东西,又算的了什么?”</p>

鲜卑人对望,喜形于色。</p>

“那我们就更要来长安了。”薄西海豪迈的笑了起来。</p>

他们在此之前并不知道,这世间还有这样的宗主国,只因为被匈奴人欺负的太久了,现在开始接触汉朝人,才知道宗主国不仅不会奴役藩属国,还会如此的大方。</p>

赵启明其实并没有说谎。</p>

事实上中原政权的皇帝的确从不吝啬,但前提是你要奉中原国家为宗主。</p>

鲜卑和乌桓之前提出的“兄弟之国”,汉室不可能同意。</p>

历史上能和中原国家成为“兄弟之国”的,只有“澶渊之盟”时的北宋和辽国,以及时“便桥之盟”的唐朝和突厥。前者发生的背景,是辽国人大军南下,明朝皇帝都已经被打的要逃跑了,才主动和辽国结为兄弟之国。而后者是唐太宗刚继位不久,被突厥人打到长安城外不远,才选择了与突厥和谈。</p>

可以看出,只有在国难当头,政权受到巨大威胁的时候,才有“兄弟之国”这种关系存在。然而即便是马上要被灭国了的北宋和辽国,“澶渊之盟”的内容,也是以北宋为兄,辽国为弟。这充分显示了中原王朝“你就算把我打死我也是你大哥”的气度。</p>

天朝上国的心理,是每个中原皇帝最基本的自我认同。这事关脸面。</p>

大多数情况下,以大国自居的中原政权,都喜欢“宗主国”和“藩属国”这样的关系,也更喜欢万国来朝的气派。可以说中原政权的国家好大喜功,也可以说中原政权的国家都贪慕虚荣。但其实只要周边的国家成为藩属,作为宗主国的中原政权所展现出的风范,当之无愧是个好“大哥”。</p>

以后世的明清为例,包括朝鲜在内的藩属国众多。当这些藩属国受到了欺负,明清两朝不管自己混的怎么样,都要强行帮弟兄们出头,明朝万历年间帮助朝鲜国抗击日本侵略就是例子。</p>

更难能可贵的是,当这些藩属国来到中原朝贡,中原皇帝虽然看不上他们的贡品,但也会客气的收下,然后为了彰显自己的富足,还要给予很多的赏赐,这赏赐之丰厚,甚至可以是纳贡物品的上百倍,让各国的使团每次都满载而归,当然更加积极的朝贡。</p>

这不是哪个皇帝或者哪个朝代独有的事情,而是中国历史上普遍的现象。有道是“不想当大哥的皇帝不是合格的慈善家”,中原政权的君主不管自己什么混的在怎么凄惨,都有着想成为大哥的野心,并且很多时候都有当大哥的实力。</p>

以强盛着称的汉朝当然也不例外。</p>

乌桓人被匈奴人欺负的太狠了,不知道中原国家的皇帝有这样“别致”的爱好,起初并不愿意成为中原国家的藩属国,还产生“兄弟之国”这种在汉朝人民看来“很有想象力”,并且还“很有胆识”的想法。</p>

要是他们早知道汉朝和匈奴不同,不仅要帮着保家卫国,不被别人欺负,还要他在朝贡的时候连吃带拿,赏赐给数不清的丝绸和黄金,让他满载而归,这样的大哥谁不愿意跟着混?</p>

别说是当兄弟了,就算当孙子,他们也肯定争着往中原跑。</p>

什么是万国来朝?</p>

这就叫万国来朝。大汉时代周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