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团子
月牙儿的小摊子,是在十一月初一开张的。
邻居徐婆看了年历,信誓旦旦这是一个好日子,宜开张。
月牙儿倒不怎么信这些,说实在的,她甚至想双十一的开张呢!
毕竟要准备好齐全,需要些时日。
月牙儿是在人家双虹楼的檐下摆小摊子,要卖什么可得注意。
双虹楼也卖茶点,她总不能同人家打架。
她思来想去,既然是做茶肆的伴生生意,那么最好的情形,就是卖的点心适合吃茶时用。
新开的小摊子,没法做太多东西,总得有个主打产品。
那么,是该做甜的点心,还是咸的点心?
月牙儿问了一圈身边人,发现口味都是各有所爱。
她索性下了决心,做一道甜咸俱全的点心……姊妹团子。
所谓姊妹团子,是后世湘省的名小吃之一。
听名字就知道,原是一对姐妹花做出来的吃食。
糯米做的一双白玉小团儿,一甜一咸,皆大欢喜。
已经下定主意,月牙儿首先买了一具石磨回来,放在院里。
鲁大妞力气大,就负责推磨磨细粉。
取糯米八分,粳米二分加泉水碾成米浆。
用纱布过滤之后,再掺生粉和匀,揉捏成团。
盖上一块湿纱布备用。
内馅有甜有咸。
甜咸以红枣泥拌桂花糖,小火慢慢炒;咸馅用五花肉加香菇,切成糜子,添上芝麻油、猪油、好酱油、盐、清水制成肉馅。
粉团压平、包馅。
甜馅捏成小圆团儿;咸馅捻出小宝塔尖,易于分辨。
置于沸水之上,用旺火蒸上一刻。
待小院的空气里,尽弥漫着香气,便可食用。
开张那日,月牙儿起了个大早。
等到了双虹楼,却发现鲁大妞起的比她更早,手揣在袖子里蹲在门口等。
茶馆才开门呢,里头的伙计还打着哈欠,见月牙儿摆好摊子,凑过来瞧。
摊子前贴了一张画,画上的点心玲珑可爱,伙计没见过,但看着就很有食欲的样子。
“这卖的什么?”
伙计不识字,只问月牙儿。
“姊妹团子,六文钱一双,十二文两对儿。”
伙计看了眼蒸笼里的小团儿,没吭声,很快推了回去。
三文钱就能买个大馒头,他才不买这喂猫份量的点心。
鲁大妞立刻皱起眉头,正想嘲讽几句,却被月牙儿拦住:“别急,咱们想要的主顾,还没来呢。”
渐渐的,人烟多起来。
路边的馒头摊又卖出去一个馒头,她们却没开张,鲁大妞急得发慌,恨不得张嘴吆喝。
可一旁的月牙儿却气定神闲,一副不紧不慢的的样子,闹得鲁大妞也不敢自作主张。
也不知道为什么,月牙儿年岁比她还小,可鲁大妞却不敢在她面前造次,尽管她心里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该跟着月牙儿干下去。
鲁大妞看月牙儿跟没事人一样,殊不知月牙儿心里也有些急,只是她性子沉稳,不曾显露出来而已。
若是真没人捧场,可怎么办呀?
月牙儿心里有些懊恼,要不是钱不够花,她早就叫雇十来个人,排长队卖点心,做出一副红火的样子吸引路人。
这下子,要怎么开张呢?
等了许久,才等到第一位主顾。
来人是个穿青道袍的白发老头,挺儒雅的,看着像茶楼的老主顾,轻车熟路的直走向双虹楼。
他瞥见月牙儿摊子前的画,夸了一句:“怪哉,小小商妇,竟能书画。”
月牙儿看老头捋着胡子,却无端想起语文课本上的杜甫图像,竟是一样的气质,不禁笑道:“书画虽好,却不及我点心味道好。
老先生要不要试一试?”
这老先生名叫唐可镂,原是屡试不中的白发秀才,现开了一家私塾,靠教小子们读书过活。
平日里喜好吃美食、饮美酒,朋友们都戏称他为“老饕餮”。
今日因远方有旧友来,唐可镂便告了一日假,早早地到双虹楼等友人归来。
左右现在友人还未至,唐可镂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用些点心。
尽管他是吃过早饭出来的,但嗅见香味,却觉得早上没吃饱。
“给我来两双。”
“好嘞,老先生是在双虹楼吃茶吗?
我叫人给你送到桌上。”
唐可镂才在双虹楼坐定,姊妹团子便送了过来。
两对糯米小团子,用荷叶包着,衬得色泽越发白嫩。
样子小小巧巧,一如圆珠,一如宝塔尖,很是斯文。
唐可镂捏起一个圆珠样的小团子,放在口里一咬。
温热的桂花糖汁顷刻间流淌于舌尖之上,枣泥油润且细腻。
流沙的糖芯配合上糍糯的柔软,香留齿颊,勾得唐可镂食指大动。
等两个圆珠样的小团子吃进肚,唐可镂才后悔不已,他怎么能这样囫囵吞枣呢?
真是暴殄天物!
他一面骂着自己,一面飞快地拿起宝塔尖似的糯米团子,直往嘴里塞。
咦?
这是咸的口味?
满口香甜,忽然被咸鲜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