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关于《狙击电话亭》的信息并不多,只有海报下半部分的这么一句话,并没有其他描述或者图画。
关于《狙击电话亭》,泰勒是听说过的。
之前有人拍到了yu出现在纽约街头,那时候就有消息透露说,yu正在跟一个叫《狙击电话亭》的剧组。
那个时候,泰勒就对这个电影非常好奇了。
现在看到海报上的描述,泰勒才知道,原来这部电影还是yu自己编剧的。
“怎么样,看到这样的消息,是不是比看到我们书店里有活动还要开心?”珍妮在一旁笑着说道。
泰勒拿着海报歪过头去,看着珍妮,“当然,不过我更希望为了庆祝这样的好消息,你们店弄一次抽奖活动,那样的话,我肯定会更加高兴。对了,你们店里的海报应该不止一份吧?”
“嗯,怎么了?”
泰勒笑着摇了摇手上的海报,“这张就送给我吧。”
说完,泰勒就攥着海报上了二楼,珍妮在后面喊都没喊住。
见喊不住她,珍妮在柜台后面笑着摇了摇头,随她去了。
店里的海报有很多,送一份给熟客并不算什么。而且这张海报在泰勒手里,可能比挂在门口还要有用。
……
事实上,珍妮想得没错,海报在泰勒手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拿到海报之后,泰勒四处帮忙宣传,生怕别人不知道yu要出新书和新电影了。
对yu的书迷们来说,今年的圣诞节注定是无比快乐的。
圣诞节前,他们能看到yu的新书《金色梦乡》。
等到新书看得差不多了,过完圣诞节,他们又会迎来新电影《狙击电话亭》。
虽然在此之前,他们需要经历一个多月的等待。
但是,这次的等待却有些不一样,因为书迷们找到了陪伴他们等待的东西,那就是披头士的《金色梦乡》。
书迷们并不知道yu的新书《金色梦乡》跟披头士的《金色梦乡》是否有关系,但是并不妨碍他们借以歌曲消磨等待的时间。
一时间,披头士的《金色梦乡》收听率忽然拔高,各大电台也非常合时宜地播放这首歌。
《金色梦乡》是收录在披头士第十一张录音室专辑《abbeyroad》中的一首歌,而这张也是被广泛认为是乐队最精致的专辑之一,发行之后两个月就售卖出超过四百万张,是当年当之无愧的最畅销专辑。
而且这张专辑对披头士来说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因为它是真正意义上披头士的最后一张专辑。
当时,成员之一的保罗·麦克特尼感受到乐队即将分崩离析,便创作了包括金色梦乡在内的一组混曲,这其中寄托了他对乐队能够重新走到一起的希望。
时至今日,距离这张专辑发行已经过去了接近三十年。
《金色梦乡》虽然还在传唱,但是早已没有往日的热度。
只不过yu这时候预告新书名为《金色梦乡》,让很多人重新想起了这首歌。
对披头士和yu歌迷或者书迷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梦幻联动。
当然,高兴的不止是披头士和yu的歌迷或书迷们,还有保罗·麦卡特尼本人。
他甚至在自己主创的电台节目《oobujoobu》中聊到了这件事情,对于这段时间《金色梦乡》能够重新被大家找出来听,他感到非常高兴,也对yu的新书用了《金色梦乡》这个名字表示非常荣幸。
深空这边反应也非常迅速,在麦卡特尼的电台节目播出之后,深空就出面表示,希望能够跟麦克特尼合作。
随后,双方一拍即合,麦卡特尼决定重制《金色梦乡》等三部曲,再加上自己一首新曲,合成一张ep,由深空公司协助发行。
在之后,新书发售的时候,深空公司会随机在发售的新书里面夹一下跟普通版本不一样的书,而买到这些书的书迷,都可以到门店去免费获取一份《金色梦乡》ep。
……
深空公司中,吉米听着助理汇报着最近《金色梦乡》引发的热度,十分满意地靠在沙发上。
这次的活动并不是他操作的,而是坎波特主动提出来的,吉米分析了可行性之后,就拍板让坎波特放手去干了。
对深空来说,这次的联动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他们可以通过这次的联动,跟披头士产生联系,讨好披头士的粉丝,把他们拉过来,《金色梦乡》小说的销量肯定会有所增长。
而他们深空所要付出的,则是《金色梦乡》ep发行的费用,这点钱对于深空来说自然不值一提。
另外,深空也有意进入音乐市场,之前也做过一些努力,不过一直没什么效果,有了这次的事情,说不定会有转机。
听完汇报之后,吉米开口说道:“把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去,把新闻炒起来。”
“好的。”助理点头。
“另外,一会儿跟深空中国的余量联系,安排一个时间,我要跟他开个电话会议,叫他至少腾出来一个小时的时间。”
助理看了看手表,“现在金陵那边应该是早上五点钟,可能还要等一会儿。”
“没问题,等到八点半的时候联系他,今晚你辛苦一下,跟我加个班。”
“没问题。”
等到助理走后,吉米转着椅子看向落地窗外面的风景。
中国音乐现在的市场不大,但是他非常重视,在他看来,中国才是他们深空的大本营,只要把那边的市场牢牢把握住,即便美国这边在战略上有什么错漏,中国那边的大本营都有让他们东山再起的机会。
在美国这边,他们深空更像是先锋兵,竭尽全力地冲刺,而在中国那边,则是徐徐图之,步步为营。
他倒是想起中国一句老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称王不称王的先不说,但是他们现阶段在中国就是在高筑墙、广积粮。
早晚有一天,他们所做的那些准备会迎来一次大爆发,吉米一直坚信着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