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在“白虎帮”峨眉分舵“青江堂”堂主彭
义的陪同下,易宏、李白和王朝歌、杜甫一行人来到了与乐山城隔江相望的,正在建造的“乐山大佛”施工现场。
工匠把头莫小山很亲切的接待了他们,并热情的带他们参观了正在建造的“乐山大佛”。
彼时大佛的头部依然成形,正在往肩部雕刻,大佛两侧山崖的摩崖石刻跟大佛的建造是同一时间开始的,现已有几十尊佛像雕刻完毕。
可以说,整个“乐山大佛”的建造工程的进展顺利,只是速度不快,一是因为工程浩大,二是人手明显不够。但目前也只能这样,建造大佛的经费有限,养不起更多的工匠。
到了现场,你才能感受到“乐山大佛”的雄伟壮观。虽然,工程还未完工,佛像也才雕凿了一小半,但已然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仅从大佛的头部,就能感觉到雕凿完工的大佛有多巨大了。况且,这头部也是大佛最为难雕凿的部分,大佛的眉眼口鼻耳的尺寸巨大,容不得差池,而且还要体现庄严神圣,着实不易的。
从已成形的佛像头部来看,是非常细致精美的,也可以想象得到,大佛整体建造好后,该是多么的美轮美奂。
众人在工地上参观着,也时时被震撼着。杜甫的内心被强烈的敬仰之情充溢着,他对海通法师的崇拜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同时也对佛家的大慈悲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工地的一隅,有一个凉亭,应是修建起来以便供人休息的,虽不是雕栏画栋,但也是就地取材,用木头搭建起来,用石材做围栏,难得的是凉亭中间还有一张圆桌。
众人来到这里坐下来休息,随从们给几人拿来水囊,易宏他们大口喝着水。
王朝歌看着莫小山,只见此人二十岁出头,人长得很壮实,看人眼神坚定不飘不移,一看就是忠厚之人。
此时,他正指着大佛说道:“佛像最难的是头部工程,现在在我父亲的带领下,已然完成了。我接手后,就要按照之前测量的尺寸,开始进行佛像肩部以下
的施工,至佛像的腿部位置,基本是要削掉此山的三分之一,技术要求不高,就是单纯的大石切削,小石移除,但工程量太大了,进展不快。”
王朝歌问道:“此阶段的施工,按目前的工程进度,需要多久完成”
莫小山回答道:“以现有的工匠来做的话,考虑到雨雪天气不能施工,以及正常的伤病假休减员,完成此阶段工程,至少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
大家闻听之后,不禁纷纷感叹此工程的巨大。
莫小山调侃着说道:“我现在经常会带自己的儿子来工地,估计这个工程将来要交给他继续做下去了。大家不要当我是在说笑,其实我们这里的所有工匠都有一个信念,就是一代做不完,就交给下一代人去做,合几代人之力,终能完成圆通大师的宏伟心愿,造福当地,不能让此处再成为吞噬过往船只的'鬼门关'。”
莫小山的话引得易宏和李白带头鼓起掌来,王朝歌和杜甫的鼓掌尤其用力。众人对以莫小山为代表的工匠们很是尊敬,他们在“乐山大佛”建造过程中的朴
实无华的心态让大家非常认同并推崇。
以“愚公移山”的心态,以和谐长久的手段,因地制宜的改造天地,让肆虐的水患和地质灾害,在人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下,最终为人所用,并造福于民,这是多么正确的做法,多么好的努力方向啊
王朝歌对杜甫讲道:“为民造福的方法有许多,关键是要从自身的条件出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才就谋划,有智就建言,经商贸易不错,教书育人也好,当官出仕也罢,都是一样的为民众谋福利,为社会做贡献。你看,莫小山在当地人的心中,就是英雄好汉,这是我们来之前,所不能体会的。”
杜甫也感慨不已,说道:“我至今日才理解,老人所讲的'行行出状元,业业有龙凤'的老话,真是不可小瞧自己能量的,小小的我照样有大成就,而不是拘泥于某种形式。”
王朝歌拍着杜甫的肩膀说道:“子美,你终于悟出来了,为兄真是替你高兴。你才华横溢,见解独到,从你以往的诗作中就能感受到你忧国忧民的情怀。今后,为兄希望你要以手里的笔做武器,抒发出自己的
真情实感,替百姓道出心声,引导好的舆论,无论是何时何地,绝不妄自菲薄。可能做到”
杜甫看着王朝歌,用坚定的眼神回答了王朝歌的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