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因为地域差异和习惯不同,人们对此用具的称呼不尽相同,但所遵循的原理却都是“虹吸原理”。
东汉末年出现了灌溉用的“渴乌”,就是吸水用的曲管。
后汉书宦者伷张让记载:“毕岚奉皇帝命,铸铜人四列于仓龙、玄武阙,又铸四钟,皆受二千斛,县于玉堂及云台殿前。又铸天禄虾蟆,吐水于平门外桥东,转水入宫。又作翻车渴乌,施於桥西,用洒南北郊路,以省百姓洒道之费。”
汉朝时期,城里的主干道路都是要洒水的,由专人用扁担挑水,费时费力,而翻车的诞生,可以将水从河里引上来,大大节省的人力物力,可以说是洒水车的鼻祖了。
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次子李贤,曾经对此有注解:"翻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
唐代杜佑撰写的通典共二百卷,内分九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
详细记述了,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年间以前各朝代的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地方志和民族研究的专书。
其中通典兵十记载:“渴乌隔山取水,以大竹筩去节,雄雌相接,勿令漏泄,以麻漆封裹,推过山外,就水置筒,入水五尺。即於筩尾取松桦乾草,当筩放火,火气潜通水所,即应而上。”
叙述的情况就是,可以利用“渴乌”隔山取水。
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将大竹筒去掉竹节,依次相接形成弯管,将麻漆涂在表面,保证其密封性,将弯管的一端置于山外的河水之中,入水5尺,另一端用干燥的枯草树叶点燃炙烤,使筒内外的空气温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压力差,即可吸水而上。
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用一根去节弯曲的长竹管饮酒,也是应用了“虹吸”的物理现象。
宋朝武经总要一书中,有用竹筒制作“虹吸管”把峻岭阻隔的泉水引下山的记载。
中国古代还应用“虹吸原理”制作了“唧筒”。
“唧筒”是古代战争中一种守城必备的灭火器具,
百人规模的灭火队,利用“唧筒”即可完成整个城防的防火和灭火工作,效率奇高。
宋代东坡志林一书的卷四,记载"以竹为筒,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
说明了,当时四川地区的人们在生产食盐的过程中,用“唧筒”从盐井中把盐水吸到地面,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明代的种树书中,也讲到人们将“唧筒”用于生产,激水来浇灌树苗的方法,
王朝歌对于张良通晓这个“虹吸原理”并不觉得奇怪,作为学识渊博的一代谋略家、政治家,张良的知识积累是厚重的,知识面也是广博的,他不可能不知道存在于自然中的“虹吸”现象。
王朝歌通过“天池”水底石眼处产生的“虹吸现象”,又不觉想起来自己的师父李白。
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会不会因为自己长时间未归,而担心自己呢
为何在这个时候,王朝歌会想起李白呢
其实,这跟王朝歌的坐骑“流星骑”有关。
不知大家还记得吗
王朝歌是怎么给自己的坐骑起名字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