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大鱼的怨气散去,下世做了岱仁。而佛祖也得到了安静,这才有了在大鱼的下世中,搅和的香府不得安宁的一系列事件。
谁知道那岱仁一心只想报仇,不管对方罪过大小,统统施与刑罚,打击面过大,报复心过重,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反倒给自己惹来祸殃,被打了50大板,赶出了本县
老渔夫因设计钓的大鱼,最终被罚周身麻木,瘫痪在床,结果受到儿媳怠慢。昙花儿的后世菱花儿,也被这大鱼托生的东家折磨,硬生生不准假,眼睁睁遭了难,遇到了大洪水,被冲进了九阴河,这都是,“恶因本是自己种,接了恶果你怨谁?”?一切的一切,都是你前世种下的祸因,而结的恶果!
可昙花儿似乎所做也并非大恶,怎么竟使她的后世被锁在九阴河受尽荼毒,无法转世托生,这也有点太过了吧?”您慢慢往下看,就知道,其实这昙花儿不但犯了杀害生灵之罪,还犯了五逆十恶的大罪,那这又是为何呢?
前文已经讲过,昙花儿的婚事,是她的父亲和柳生的父亲指腹为婚的结果。当初双方都是买卖人,两家大人又一贯交好,在县城里家境相当,也算是门当户对的一个好姻缘。
后来昙家有了钱,便回乡置地,越买越多,赚的钱,几乎都变成了不动产。而柳家却将赚的银钱,又全部投回到县城的买卖中,买卖是越做越大,但不动产并没置办多少。
结果,一场想不到的突然兵变,引来了大火,将柳家的全部资财化成灰烬。而昙家虽也有损失,大毕竟乡下置办的土地却没损分毫。所以,自古生意人,都是在外面挣了钱,便回乡置房子置地,这就是有心了。
而那些只知道在外面把生意越做越大,到终归有一年,突遇灾祸的时候,就什么都不会落下,自古如此,今也相同。
因此,在柳家家道逐渐败落的时候,而昙家却如日中天,地里收上来的租金相当可观,粮食也每每收获颇丰,城里生意自然也是越做越好,成了附近数一数二的大财主。
虽然有钱,昙花儿的父亲却不乱花,乱扔。他皈依了佛门,成了虔诚的佛教徒,乐善好施,逢年节,施舍斋饭;遇灾害,修桥补路,为乡里办了不少的好事,阴德积攒了可是不少。
而且越来越虔诚,修庙捐塔,建有大功德。因此,被乡人津津乐道,成了附近有名的大善人。
由于柳生家道中落,沦落成了穷人,昙花儿便慢慢的对他有点看不上眼,甚至有了退婚的想法。
退婚的念头,其实还是来源于她的表哥槐生,槐生英俊潇洒,家道殷实,与昙花自小一起长大,因他已有家室,又是表亲,昙家人并未防他。一来二去,这槐生竟欲要与昙花儿做苟且之事。
昙花儿虽然对柳家不满,但为人妇道,名节第一还是懂的,再加上父母管教甚严,到未干出什么有违人伦的事,但沸沸扬扬的流言却对女方名节不好。
“真是女大不能留,留来留去留出愁”,所以,昙父情急之下,要求柳生尽快前来完婚。
但柳家囊中羞涩,办理婚宴的钱都没有,更别说彩礼了,怎么迎娶昙花儿?
一家人愁死了,尤其是柳生,恨不得去抢个银楼,可自己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一切都是惘然,想来想去还是得求他的岳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