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药房开张后,华源是祖传世医,医术又十分高明,他主攻跌打损伤,兼营膏药散丸;车渠则一心向善,和悦待客,对于那些腿脚不利落有病疾的客人,还不厌其烦的背进背出,让病人及其家属都十分感动,一时间口口相传,名声越传越远。
车公镇本是个三角地带,来往的客人不少,又紧邻路边,店里有了好口碑,时长就会有南来北往的客人慕名而来,因此,药房的生意很是兴隆,时间不长,钱已经赚了不少。
由于车源祖传的药方疗效甚好,看看需要药丸的人渐渐增多,他们便买了机器,进了药材,在中间的屋子里,又弄了一间当车间。几个人一心一意的又做起了药丸的生意,一时间事业兴旺,生意十分火爆。
但时间不久,三个人之间却出了矛盾,矛盾的出现,还是出在病人身上。因为华大夫是走街串巷的游医出身,有的时候,小病小灾,又不用什么医药,他就不怎么收费,甚至少收费,这点上他和岱仁的想法,完全不同。岱仁一心想着的只是钱,看见华大夫不收费,就有点不开心。
开始的时候,到还好,因为岱仁一直在养病,不怎么到前边来,后来身体慢慢好了,就经常到前面柜台来,看到二弟不收病人的钱,有些想不通,“我们是开买卖的,指着这个生活呢?你总不收钱,我们的生意还怎么做啊?”
看到三弟对病人也是背进背出的,甚至不厌其烦,有时候赶上刮风下雨,路远的客人不便回家,他还会留下客人,甚至还会送一些饭菜给人家,这本是车渠一颗慈悲心肠使然,但岱仁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买卖就是买卖,弄这些慈善完全没有必要,他看病我们收钱,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根本用不着做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我们的药材也是买来的呀?店铺里人吃马喂挑费不少,都这么白吃白送的,还不赔死了?”慢慢的话就有些难听了。哥仨个也时不时的会发生一些龃龉。
其实,这龃龉还是来自一个当初的誓言,就是在来到车公镇的当天晚上发生的事。
那时候,正在给菩萨上香,岱仁当着大家伙的面跟菩萨许了愿,“您保佑我们,只要我挣了钱,一定给您重修庙宇、再塑金身!”
这话当初是这么说的,车渠认了真,因为现在挣钱了,敬佛的人讲究的是个还愿,所以,他旧话重提,“大哥,离咱们这不远的地方有一座药王庙,香火特别旺,我们去那里给菩萨塑一塑金身好不好?”
“哎,对呀,我是行医的,这里又是药房,本应该供奉药王佛菩萨,既然有药王庙,那我们明天就去吧?”大哥还没答应,二哥却急呼呼的同意了,他是大夫,治病救人,供奉药王菩萨那是必须的!
“我们才刚挣了几个钱啊?不过勉强度日,连一点富裕钱还没有呢?”岱仁撇着嘴,不同意他们二人的意见。
“我们不但能吃上饭,还多少挣了一些银钱吧?大哥,菩萨的功德我们得想着,不能忘啊!”
“我没忘啊,这不是没钱吗?”岱仁摊着双手,表示真是没钱。
没想到大哥真不同意,车渠有点不高兴,但还是耐心的提醒他,“大哥,这可是当初您许的愿!如果不还愿,对我们可不好!”
“你吓我呀?我还真就不信了!”岱仁撇着大嘴,脑袋摇的像拨浪鼓,老毛病又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