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早的卦象还说:忌在屋内,莫防血光之灾。</p>
“忌在屋内”好理解,在柱廊站一个申时甚或一整天都不是什么难事。可为何是“莫防血光之灾”?</p>
风大雨急。一群野鸟在漫空的水汽盘旋而飞,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一阵聒噪冲进他宅院内的大树枝叶里避雨。</p>
那是一颗老樟树,他亲手栽种养至现在。树干有一抱粗细,枝叶密密麻麻,如伞如盖。纵然近几个月天旱酷热,依然枝繁叶茂、长势良好,做野鸟的避风港再合适不过。</p>
群鸟入林,偎依在一团密叶之下,叽叽喳喳一阵便没了声响。有的闭眼睛假寐,有的瞪大眼睛警惕地盯着外边的风大雨急。</p>
那是群什么鸟?野鹂吗?还是斑鸠?怎么仿佛看见一只黑乎乎的与众不同?</p>
他讨厌黑‘色’,而且是特别讨厌,乃至于讨厌一切黑‘色’的物体。</p>
早的卦象让他不安,整个人也变得敏感多疑。他不由自主向外迈出一步,想探头看个清楚。</p>
脚步迈出,忽然顿在原地,似被人施了定身法。</p>
耳传来一阵二胡声。</p>
此刻风雨如晦,狂风‘激’‘荡’天地间,雨声遮盖了所有声响。</p>
那阵二胡自狂风呼啸飘来,自雨打落檐的急声传来,若隐若现,入耳却极为清晰可闻。</p>
洪员外孤僻不喜热闹,宅院里除了几个又老又聋的仆人伺候再无别人。那几个老家人平日里除了打盹是偷懒,大字都不识几个,又怎么会摆‘弄’乐器,消遣雅兴?</p>
二胡声从哪里来?</p>
洪员外迈出的一步又退回来,转过身,盯着柱廊尽头一个不知何时出现的老人。</p>
老人满头白发,凌‘乱’散于风,看着有几分憔悴。风大雨急,旋湿了的粗布衣衫贴在他瘦骨嶙峋的身体。</p>
老人双眼紧闭,丝毫不觉。驼着背弓着腰,佝偻着身体将手的的胡弓缓缓拉动。</p>
黄昏雨、漫天风,宅院深幽点孤灯。</p>
枝叶飘摇散柱廊,老人闲坐奏弦声。</p>
这场景,三分美,七分凄凄。甚或说,有一点儿诡异。</p>
洪员外心头微凛。他隐居此地避世多年,却一直不曾与外界断了联系。身份诡秘尊贵如八荒傀王来这里见他,语气也要用到一个“求”字,谁又敢‘私’自进到自己的宅院?</p>
更严重的问题是,他自身的境界已经半圣,谁又能悄无声息地接近自己?</p>
心头微凛只是一瞬,下一个瞬间,他看清老人抬起头时布满皱纹的脸空‘洞’的白眼珠,立时明白了对方的身份。</p>
二夫子!</p>
好久不见!</p>
真是好久了!有三十年?五十年?还是一个甲子未曾谋面?</p>
至于两人认识的时间,自然没见面的时间还要长,算是故相识。如果说得再亲近点,两人勉强可以算故知。</p>
当然,这只是洪员外一厢情愿的想法。二夫子是否也这么看他,是另外一回事了。</p>
此地乃是他乡,遇见故知;再想想现在瓢泼而下的久旱甘霖,洪员外觉得自己今天的运气真得算是不错。</p>
他堆起满脸笑意:“原来是夫子大驾,失迎失迎,恕罪恕罪!”</p>
笑容让他的嘴、鼻、口、眼越发聚在一处,看着有些许的滑稽。</p>
二夫子轻拽胡弓,置若罔闻。</p>
洪员外的笑容僵在皱巴巴的脸,看着越发丑陋。</p>
他有轻微的怒意,发乎其内,显在其脸。</p>
二夫子是个盲人,自然看不到这些,依旧紧一声慢一声地拉着自己的弦子。</p>
洪员外面‘色’慢慢恢复正常,静静地等着。</p>
终于,一个长长的拉音,二夫子收起二胡,颤巍巍地站起来:“我一个瞎子,迎不迎的有什么关系?乌衣先生何罪之有?”</p>
听到“乌衣先生”四个字,洪员外脸一块肌‘肉’很不争气地蹦了蹦,似乎很在意。</p>
二夫子自然再一次看不到他的表情变化,自顾自地说道:“我这次来,是讨债的。”</p>
“当年我自你处接了刺杀隐皇千岁的任务,历经几十年岁月流逝,终于不负所托……”</p>
二夫子声音低沉,空‘洞’的眼眸里竟似闪过一抹愧疚。</p>
“我今天来,只是来讨债的……”</p>
他又重复一次。他这次来,真的只是讨债的。</p>
洪员外脸越发不自然:他乡遇故知,碰个讨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