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大部分是蓝黑灰白四种颜色,妇女的衬衣多了粉、黄、红、绿色,基本上是单色的,不带花型图案。儿童的也就是嵌个花边,贴个动物图案,颜色稍微鲜艳一点,有的还带点小碎花。
奶奶给爸爸买了一身蓝色的干部服,上衣十五块钱,裤子十元。给妈妈买了一身蓝色的列宁装,上衣十四元,裤子八元。
不过也把奶奶带的布票用完了,干部服15尺布票,列宁装13尺布票。现在一个人一年才十二尺布票,据奶奶说,这还是多的,七零年以前一年才六尺布票。
两身衣服才四十七元,许爱江再次感叹这时的超低物价,但想想这时期工作人员一个月三四十元的工资,还真不算便宜。
许爱江让奶奶和姥爷也买一身衣服,奶奶说:
“你爸妈都有工作,经常出头露面,穿身好的有面子,我要是穿出去,大家都得说我显摆呢。”
在针织区,奶奶买了十多件卫生衣(文化衫),全都是白色的,成人的胸前印着“农业学大寨”或“为人民服务”,儿童的印着“好好学习”。
成人的一件一块二三,儿童的按大小不同价格四到七毛不等。
毛线区成捆的毛线有三种:纯毛、混纺、腈纶,都是粗毛线,没有细的膨体纱和开司米。颜色纯正,手感柔和,价格便宜,一斤纯毛的十二元,混纺的十元,腈纶的七块五毛钱。
许爱江要奶奶买了三斤藏青色的纯毛毛线,够奶奶织两套毛衣毛裤。老人年纪大了,不抗冻,里面套件毛衣暖和。
这时候的纯毛毛线质量较好,里面含有羊绒,同样的粗细,长度比后世的多出三分之一,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比较出数。
布匹区货架上立着,柜台上横着,成卷的布匹有好几十种。做衣服用的花色比较单一,也有带小碎花的。还有几种的确良,颜色还算靓丽。
做被面用的棉布则让许爱江大开眼界,虽然只有几种,但色泽鲜艳,花色漂亮。艳丽的红绿蓝底色,印着颜色反差较大的大朵的图案,牡丹花开、喜鹊登枝、鸳鸯戏水、孔雀开屏都是最炫民族风格,后世被设计成民族服饰。价格也不高,元一尺,但这不能随意买,必须要布票。
真正吸引许爱江眼球的是成品的被面,杭州丝绸厂的真丝被面,绸面漂亮,颜色姹紫嫣红:红的、蓝的、绿的、黄的、粉的。光泽不同,层次丰富,图案花纹突出,有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百子图等。
这些被面,软软的、糯糯的,摸一摸,似触到内心柔软处,嗅一嗅,淡淡的蚕丝香勾起很多熟悉的味道。这么精致的真丝被面价格才十八元,而且不要布票。许爱江缠着奶奶每样买了一床,共十二床。
鞋帽区许爱江则没有兴趣,柜台里倒是有男女皮鞋,但样式呆板,做工粗糙。从那边穿来的她更加推崇手工布鞋,保健又舒适。倒是买了两打棉线袜,成人的七八毛钱一双,儿童的三四毛钱。
三楼是五金和办公学习用品,“三转一响”都在这里卖,不过都得要票,娘俩看了看就去文具去了。许爱江看到SH产的“英雄”牌钢笔才卖八元,眼睛又亮了,这可是金笔,后世每支买到了五六千元。许爱江缠着奶奶买了一盒共十二只,就被奶奶拉走了。
“小祖宗,再买就没钱交账了。”
许爱江算了一下,可不,光顾着捡便宜了,这么多东西加起来花了快五百元了,除去香附子的钱,就剩下五十多元了。
许爱江被奶奶拽着,一步三回头的离开百货大楼,到楼后面的仓库去提货。
工作人员可能得到了通知,已经把东西准备好了,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奶奶查对清楚数目,就把提货单交了上去。工作人员又找了个带子把纸箱子捆上,方便奶奶提着。出了大门,找个背静处,箱子就进了空间。
百货大楼前面,就是新华书店。许爱江想起了弟弟爱不释手的小人书,就缠着奶奶进去买。结果进去就管不住许爱江了,一口气买了二十多本,还好价格便宜,一本也就一两毛钱,总共才花了四块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