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黑奴入京(1 / 2)

这一条产业链的危害,无人比秦方更懂。

如若大明大批引进黑人奴隶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黑人这个种族将承受灭顶之灾。

灭杀安南,灭杀倭国,秦方无任何的心理负担。但黑人不同,他们与华夏并无任何的冲突。

秦方第一次感觉给郑和全世界的地图,是错误的。

他提前三百年让黑人陷入了惨烈之中。

秦方气势汹汹的质问郑和。

郑和也不曾想过,秦方会这么大的反应。他只不过是拿了一下别人赠送的礼品而已。

是的!郑和从来都不曾将他们看做是人!而是奴隶,类似于礼品。

郑和不以为意。

秦方怒气冲冲。

但潘多拉的魔盒是秦方亲手打开的,他关不上了!

郑和顺带告知秦方,这件事他已经告诉了朱高煦,也在新大明留下了几名黑奴。想必朱高煦的船只已然准备出发,捕捉黑奴。

郑和!还是很尊敬秦方的,但不知道为何,秦方的反应竟然这么的大。

铁路司内。

豪商们兴致大起的寻到了秦方,颇为兴奋。

“忠国候,您想必在城内看到黑奴了吧。怎么样?我们的船能够达到他们的家乡吗?”

南京城内的豪商已经开始准备,询问秦方。

这件事!他们需要一个领头的,秦方很合适。

“对啊,忠国候大人,您看到了吗?黑奴身强体壮,一个人能够抵两个大明的壮劳力,最关键的是还不用给钱,这如若抓回来一大批的话,肯定能够大卖。”

“已经有好多人联系我们,准备出海捕捉黑奴了,忠国候,怎么样,算你一杯羹。很多百官都参与进来了!”

“每年修建铁路,都的死一定的大明百姓,这件事,您也是知道的,忠国候,如若黑人建设铁路的话,我们的伤亡能够减少很多的。”

“是啊,忠国候,修建的速度也可以提升。”

秦方看着他们已经红了的眼睛,冷静的开口道。

“参加!”

秦方不能不参加,如若秦方不参加的话,日后的全部商业活动,都会剔除秦方。

他们!是一个团体。秦方早已跟他们分不开。

商人们提着的心顿时放下来,只要忠国候也参加,这件事大体上就算是成了。

忠国候家里的大船,足以转载更多的黑奴。

“但这件事,事关重大,我得先请示陛下的旨意,如若陛下不同意的话,休要再谈。”

“理应如此。”

“理应如此。”

这就是商人们要联合忠国候的原因。

忠国候在朱棣面前说话的分量很重,说不定朱棣极有可能同意。

秦方入宫!

朱棣一眼就看出了秦方的来意,丢给了秦方一叠奏折。

“这些,都是申请使用海外黑奴的奏折!你秦方是什么意见?”

秦方一一翻阅。

大明超过三成的文官,尽皆上奏。杨士奇,胡广等人也不能免俗。

全大明,最坏的,就是这些个读书人。

“他们说黑奴能够帮我们修建城墙,种植庄稼,是免费的劳动力,你怎么看?”

秦方不知道朱棣是怎么想的,但秦方仍旧发言。

“黑奴!对我大明,利弊七三!利七成,弊三成。”

“哦,怎么说?”

朱棣来了兴致,要知道别的百官可是力荐使用黑奴的。

“短期看,黑奴并无任何的坏处,但百年之后,如若不加以控制的话,黑人极有可能在我大明生根发芽,占据我大明的土地。甚至......”

秦方说出了最起码十条坏处,朱棣深思。

“忠国候建议,应如何处理呢?”

“如若要使用黑奴,只引进男性黑奴,且进行阉割。超过三十,一律枪毙......”

秦方的措施很血腥,但却行之有效。

“帮我草拟圣旨!”

朱棣让秦方草拟圣旨,秦方欣然。

待一日夜后,秦方拿着圣旨离去。

圣旨规定:允许大明商人贩卖黑奴。

限制条件如下:数量不得超过三百万;只能是男性黑奴;必须阉割;必须......黑奴地位低下,不得于大明女子通婚。

限制条件超过三十条!但仍旧具备一些漏洞。

但这些漏洞,只能在政令实施的过程中寻找,寻找到,修补。

如若违反,连带运输商人,连带黑奴,统统处死。

秦方并未亲自前往,而是派遣三千老兵携豪商的千艘船队十月份出发了!

这些老兵,尽皆是秦府的护卫。

虽说残疾,但战斗力比之一般的正常人更强。

秦陵在倭国,短时间无法返回。

秦独需要主持格物学府的事宜,秦方一时间竟然感觉手中无人可用。

秦方叹息一声。

黑奴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适用全世界。

如若郑和在往前走走的话,说不定就能到达北美洲.......

秦方这些天兴致不高,他总感觉自己是罪人。

神机营,不需要秦方。

铁路司,不需要秦方。

格物学府,不需要秦方。

公路司,不需要秦方。

秦方在格物学府内翻阅着他离开这段时间的报纸,看看大明是否朝着既定的路行驶。

永乐十年正月初四日,刑部、都察院、六科劾奏朝觐官一千五百人中有勘合数年不完者,请付法司处治。朱棣命各部条陈勘合已完、未完及各官姓名。

结果仅有八十员勘合皆完。朱棣说此八十人系克勤于官,命礼部各赐钞五十锭复职。其余未完官员亦姑宥复职。朱棣又问鸿胪寺及六科官:前日命朝觐官言民瘼,已言者几人?

答称一百五十人。

朱棣说:一郡一县未必都无一事可言,都无一民不安?若再缄默不言治罪。

于是各官皆上言民间疾苦。朱棣遂命六部议行:便于民者即行,言有不当者勿闻。时有蒲州(今山西平阳)等处老民言:

岁欠民饥,采蒺藜、掘蒲根而食。朱棣即令赈济,且逮治匿而不闻的布政司及郡县官。六月二十一日,朱棣又令: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全部逮捕入狱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