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宣室殿静悄悄的,针落可闻。
就在群臣的紧张中,景帝道:“申公,你负责军制。”
“诺!”白须飘飘的申公上前一步,领命了。
群臣很是奇怪了,周亚夫身为太尉,这修改军制一事,是他的份内事,怎么又派给了申公呢?
“申公博学多才,通晓百家之学,把这事派给你,朕放心。”景帝扫视一眼群臣道:“你们都说前朝残暴,仁义不施,前朝的军队是虎狼之师。可是,这数十年来,若是大汉有这样一支虎狼之师,还会有平城之辱,高后之耻吗?虎狼之师好啊,可以让敌人闻风丧胆。当年,山东六国打不过秦国,就骂秦国残暴,骂秦军是虎狼之师,若是匈奴哪天这样骂大汉之军,朕当痛饮百杯!”
这话很是惊人!
数十年来,秦朝虽不如后世那般给骂得一无是处,也是骂声不绝,骂其不施仁义,骂为暴秦,骂秦军是虎狼之师。景帝竟然公开赞扬了秦朝,赞扬了秦军,群臣要不是亲耳听见,还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想想,也是这个理,若是这几十年来,汉军有秦军那么能打,能打得匈奴破胆,就是给骂为虎狼之师又能怎样?
“皇上圣明!”周阳对景帝这番惊人之语非常赞同。
“皇上所言极是,前朝虽有残暴之事,前朝之军虽是虎狼之师,却不失为一支能征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强悍之师!”申公年老成精的人物,能言善辩,一通话说得周周正正,让人无懈可击:“前朝能席卷天下,扫灭六国,并非无因,其军制便是其最大保障。大汉当借鉴其长处,成大汉军制。”
秦朝虽给骂得很厉害,却是“汉承秦制”,汉朝的很多东西,都是承袭秦朝的,包括汉朝的礼仪也是叔孙通根据秦朝礼仪制订的。申公这说法,尽管有人不太赞同,却是无法反驳。
“前朝之民,闻战则喜,这才能扫灭六国,一统天下。”景帝微一颔首:“若是大汉的百姓,跟你们这些朝臣一样,听说匈奴打来了,就吓得快尿了,大汉还不知成什么样呢?军制就要这么制订。”
景帝的声音很高,群臣却是不敢反驳,羞愧的低下了头颅。以往,他们的头颅可是高昂着呢,如今不得不低下了。
“周亚夫,你是太尉,这事本该你来办。可是,你这人,打仗有一套,说到这种笔墨之事,非你之所长,你就不要念着了。”景帝冲周亚夫道。
周亚夫打仗拿手,拿笔象拿刀,要他来制订军制,还真是大问题。自家事自家清,周亚夫哪敢有异议。
“董仲舒,你倡导办学育人,推举茂才,想法很好。”景帝看着董仲舒,给他派事了:“朕要在大汉大举办学,不仅仅是要教会百姓读书识字,还要教会百姓技艺之学。你主张推行儒学,可是,光有儒学不行。大汉这么大,百业之才皆要有,读书的要有,种地的要有,打铁要有,制军械的要有。不仅要会,还要精通,还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长汉后浪推前浪,一浪盖过一浪,一代才比一代强,大汉才能长盛不衰!”
董仲舒的策论里面,就有不少办学的主张。可是,他主张推行儒学,有周阳在,他这一策岂能推行?
就是景帝也不太赞成。景帝这几天看了百行百业,为各式各样的技艺所震憾,要不是周阳力主,他不会把这些人才招集起来。哪里想得到,一看吓一大跳,这些技艺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而汉朝却是离不开。
是以,景帝更加赞成周阳的主张,要在汉朝大举办学,鼓励百业之学。
这事还真得找一个人来管理,董仲舒非常合适。为这事,景帝找董仲舒面谈,董仲舒先是力主推行儒学。等到景帝把周阳的想法告诉他后,董仲舒哑口无方了。周阳的想法一旦实现,汉朝之强盛可想而知。
董仲舒这人明里是儒生,实际上是个法家之士,懂得权变之道,思虑之后,接受了周阳的主张,决心在汉朝推行教育,把办学这事做好。
董仲舒有才学,却有一短,喜欢把事情扯上天人感应,弄得神神秘秘的。哪怕是失一场火,他也说那是上天示警。
对他的天人感应之说,景帝就不会考虑,因为那会限制皇权,皇帝能让自己的权力被限制吗?皇帝没有认为他那是妄言,已经算是宽容了。
董仲舒就是喜欢这么干,惹恼汉武帝,随便找了个借口,把他扔进监狱去关了一段时间。董仲舒终于学乖了,不敢乱说话了。
“诺!”董仲舒领命。
今天的董仲舒,不再是狂生之态,穿上了丝履,儒雅清奇,让人大生好感。
景帝一件件国事派下去,这些新进官员都有事情办。当然,他们有事办了,那些先前的朝臣,就有人给架空了。机灵点的,马上请辞,景帝照准。
不够机灵的,还想恋栈,景帝把他们贬到那些不重要的地方,任由他们爱干嘛干嘛去。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窦婴都被架空了。他除了还担着一个太傅头衔外,一点事也没有了。窦婴一直是重臣,又是景帝的表兄,深得景帝信任。最重要的是,他也力主抗击匈奴,还曾数次请命去打匈奴。竟然连他都给架空了,真不明白景帝是如何想的。
“朝局的变化,这才刚刚开始!暴风雨在后面!”周阳念头转动之际,已经隐约猜到景帝的用意了。
一直到了饷午时分,景帝才把这些新进官员的事情派定,下旨退朝,要他们去忙活。
经过这次改变,以前那些畏惧匈奴的官员已经十去七八。即使留下来的,再也不敢说匈奴如何如何厉害了,只有老老实实的为击破匈奴奔走。
可以这样说,如今朝中的官员,绝大部分主张用刀剑和匈奴说话,就是主战派。武将们自是不用说了,力主与匈奴大战。文臣再一主战,文武一体,全心全意为破击匈奴效力,这局势大为不同了,数十年积累的暮气,一朝改变。
汉武帝决心破击匈奴,为了扭转朝中风气,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辩论,闹得朝野沸腾。景帝没进行什么辩论,拿掉那些畏惧匈奴的大臣,把力主抗击匈奴的官员简拔于高位,这事就迎刃而解了。
从此以后,改革全面铺开,大汉帝国日新月异,大汉帝国的实力越来越强,朝着文治武功的鼎盛之局,大步迈进!
周阳出了宣室殿,拉着朱买臣,去商议百越之事了。
本来,周阳打算回陈仓练兵,景帝却不允,要周阳留下来,周阳只好留在长安。
XXXXX
未央宫,养心殿。景帝一身燕居之服,与凌肃对坐。
“皇上雷厉风行,一朝而变朝局,凌肃佩服!”凌肃冲景帝施礼,略示钦佩之意。
“要是没有周阳,朕哪能做此事。”
景帝笑呵呵的道:“周阳的想法非常新颖,很好!这次是招揽了很多人才,与其说是人才,不如说是种子。有了他们,这学一办起来,大汉的人才就会层出不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象太公垂钓、百里饭牛、主父偃饿倒街头,这些事就不会再出现了。数千年来,那些圣人礼贤下士,招揽人才,可是,他们有朕这般自个培养的么?没有!”
从三王五帝到如今,三千多年过去了,不少圣人贤君,他们礼贤下士的故事流传千古,就没有一个人象景帝这般,大举办学,培养人才。
办学这事一成,历代贤君圣王招揽人才的访求、招揽这些招数就没有用了。景帝在“粮满仓,食有肉”外,又多一出件超越历代圣王贤君的壮举,要他不乐都不行。
“呵呵!”凌肃笑了,赞一句:“这都是皇上圣明,采纳了周阳之议!”
“呵呵!”对这奉承话,景帝爱听,接着道:“先生可愿见朕?”
“先生说了,多年未见皇上,亦愿见皇上。只要时机得当,先生当晤皇上。”凌肃回答。
“又可以面聆先生的教诲了。”景帝很是神往,过了一阵,这才收回心思道:“今天请先生来,是朕有一件事要请先生帮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