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迁不是吃亏的主,他早已将天下大势看得清清楚楚。
刘大耳偏安益州,人口的天然差距,让卧龙凤雏也没办法弥补,眼看统一中原无望,他只能提前称王享受,也给支持他的那一班臣子一个交待。
按时迁的推测,此人有可能会第一个称帝。
曹人妻现在属于骑虎难下,往北已经打不过辽东,南边刘备和孙权虽然没什么兵力优势,但是占据良好的地利,要想一举拿下那半壁江山不容易。
孙十万处境更加尴尬,三足鼎立时他还可以偷偷摸摸称王、称帝,现在四分天下他根本没胆这么干。
孙策留下的一班打天下老臣,与自己培植的江东新贵之间摩擦不断,继位时候惨败的那几仗,让孙权对刘麟十分恐惧,现在夹在曹操与刘麟之间应该是相当难受。
时迁封王也没有大肆庆祝,毕竟疆域太大调动起来不方便,辽东王刘麟还带了一只人马攻入了扶南。
公孙恭与那些倭国浪人,充分发挥了扫把星的本领,刘麟从扶南海岸登陆后,不到半年就灭其国。
扶南人身体短小,而且人口数量极少,刘麟原先带王恬的两万精兵,结果发现根本要不了,最后又送回去一万人。
攻下扶南后,公孙恭等人向西北骠国逃遁。
整个中南半岛面积不大,但因为人烟稀少山地众多,刘麟只得缓慢推进,好在辽东的海岸线畅通,补给运输十分及时。
会稽、吴郡山越平定以后无战事,隔壁的孙权又极为谨慎,于是刘麟轮流更换部队,他把整个中南半岛当作了自家后花园来练兵。
建安十四年至建安十六年,时迁所在的辽东相对安定平稳,各地生产建设兵团生产之余也没停止训练,老百姓的日子空前大多变得富裕。
这三年时间内,曹操令曹仁、曹洪互换位置,与汉中王刘备进行了数次拉锯战。
这期间刘备采用诸葛亮之计,遣人秘密去往东吴面见孙权,约定同时进攻荆州蚕食曹操。
刘备让前将军、江州太守关羽出夔门攻武陵,周瑜领吴兵出柴桑西攻江夏,让荆州都督曹仁首尾不能两顾。
建安十六年七月,刘备在庞统、法正的辅佐下,成功将曹操打出了汉中,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汉中王。
遗憾的是同年六月,关羽进攻武陵时遭遇曹仁部将黄忠,由于轻敌被对方一箭射中要害,后因失血过多病逝于江州。
周瑜在同年与蔡瑁荆州水军决战赤壁,蔡瑁不敌周瑜以致荆州水军全军覆没,东吴再度夺下江夏郡并遣全琮攻占长沙郡,东吴成为孙吴联盟中最大得利者。
有了一点底气的孙权,终于在建安十六年底自立吴王。
建安十七年,约定的三年时间之期已到,但时迁仍旧没有动手的意思,这时刘麟已经完全占领中南半岛,公孙恭等人继续向西遁入孟加拉。
同年三月,汉献帝刘协近几年沉迷丹药病死许都。
四月,庞统、许靖、糜竺、诸葛亮、赖恭等人,以汉献帝已身故唯有,劝刘备恢复汉室宗庙登基称帝。
刘备引关羽之事感伤,但蜀中有八百余人上表劝进,刘备连续推辞三次才勉强答应,他沿用汉为国号,年号章武。
此时曹操正在许都为献帝治丧,当听说刘大耳在成都僭越称帝,当即气得头风病发作于五月死在许都。
曹操死后世子曹丕继位,随后代汉称帝,国号大魏,年号黄初。
齐国大臣见刘备、曹丕纷纷称帝,由吕布等人带头劝时迁也在北京称帝,但由于时迁不允随后作罢。
时迁见刘备、曹丕各自称帝均觉得好笑,闯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他可是生得精髓。
原准备等孙曹刘三家再耗一耗,结果因为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
跟时迁一起从北宋过来的阮小五,这位绰号短命二郎的家伙,因梁山时的老伤在青州病逝。
根据其家属遗愿,准备将他安葬在辽东奥山之上,时迁随即将辽东军事学院全部迁移至北京,然后将整个奥山作为功臣的墓地。
入土当天,梁山的老兄弟不远万里来送行,刘麟从中南半岛赶来,王龙从日本赶回,段景住从朝鲜赶回。
奥山上下起了沥沥小雨,时迁望着雾蒙蒙的天空,感觉人生无常时不我待。
世上没有什么完美的时机,于是他终于有了一统华夏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