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闹的太宰府一瞬间恢复了静谧,不论官职高低,不论年岁老幼,都不约而同地噤声。
方舜天朝着文武百官告罪一声,带着方禹宁朝着冠台走去。
两人来到冠台,站在大宾面前。
冠台上还有其他人,是方家亲族中的一些叔伯和几位兄长。
所有人都着礼服,而方禹宁作为受冠者,自然还有一套繁琐有序的动作,这属于加冠礼的一部分。
先是加缁布冠,接着是皮弁,最后是爵弁,这个时候,箱子里的頍项、冠缨、束发巾以及各个用途的簪子都派上了用场。
每一次加冠的时候,充当赞冠人的大宾以及正宾都会上前为方禹宁整理束发巾,每一次整理束发巾前,赞冠人和正宾都要洗手,在整理束发巾后,与方禹宁都要作揖行礼,可谓是枯燥而烦闷,但观众都表现得尊严若神的样子,显得对加冠礼十分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冠礼的时候,通常是先加冠,然后再换衣裳。
也就是说,方禹宁是先加缁布冠,然后回去换了玄端服出来。然后又加缁皮弁冠,回到冠台。
每一次加冠完毕,大宾都会对方禹宁诵读祝辞。正所谓祝词千篇一律,不是你抄一抄,就是我抄一抄。其大意就是向方禹宁表示祝贺,祝贺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成年人,要让他放弃少年时期的志趣,保持威仪,培养美德,成为一个合格的成年人之类的。
将加缁皮弁冠的一应事物撤下,冠台上摆放出一些其他的东西。
准确地说是由属吏布置了一桌筵席,方禹宁按照礼仪规程开始洗觯(音至),然后用小匙舀了一匙甜醴,自顾自地喝下。听大人的意思,这代表着成年的一种转变,也表示他可以正式可以饮酒了。
当然,倒不是说他以前偷着喝,毕竟以他病秧子的身体,连喝水都困难,更别说喝酒了。
和正宾行过礼后,方禹宁又开始祭酒,左手持觯,右手祭干肉和肉酱,等到这些都做完后,他又来到筵席前取了干肉,走下冠台,穿过长亭,来到西阶下堂,走到东墙苇门外,面朝北拜见母亲方张氏。
“接下来,便是题字的时候了。”大宾郑重道。
方禹宁重新回到冠台,回到原位,默默地等待着。
方舜天起身,环视一周,笑道:“诸位大人都是儒林大家,可谓是学富五车饱读诗书,不妨诸位觉得犬子能得个什么字”
题字不是给阿猫阿狗取名字,这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甚至超过了取名字。
由族中学识渊博的族老及邀请而来的学术大家各自题字,然后到时候由受冠者随即挑选,类同于抓阄。
这样做看上去好似游戏,但实际上,这里面涵盖了很多东西,其中包含着更多的天意成分,意味着个人与天意共同的选择。
听到方舜天的话,严肃的场面才逐渐放松下来,前来的观礼者们纷纷交头接耳。
身为百官之首的王丞相第一个开口:“贤侄名中以宁为主,想来字也是由宁为主导,不过老夫观贤侄气相,虽年少命途多舛,却丝毫不影响未来成就,必能一飞冲天,而且,陛下之前也册封了贤侄为宁安县子。所以,老夫猜一个‘靖’字。”
“‘靖’字”
包括方舜天在内的很多人都有些讶异地看向王丞相。靖字虽有宁安之意,但在常人的意识中,这个字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难道这个王丞相看出我有修炼武道的想法”方禹宁坐在席上,向着王丞相望了一眼。他虽然卧榻二十年,但这二十年却并非虚耗。老爹特别延请了圣院的夫子专门前来为方禹宁授课,这是常人不能及的待遇。
要知道,圣院的夫子们都是眼高于顶之辈,别说是聘请他们当家庭老师,就是当一个私教都难上加难。而方禹宁能特意让夫子们从圣院赶到太宰府来授课,这不光是因为方禹宁的身体缘故,更多的是方禹宁的天赋。
方禹宁在学术上很有天赋,这或许也是因为他的身体缘故,只能保持大脑运转的原因。
靖字他自然懂,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
“丞相所言有理,不过老夫却觉得,‘靖’字虽好,却又有刀兵之意,然小家伙的命格相对平和,所以老夫认为字里应该包含一个‘康’字。”
说话的是方禹宁大嫂娘家的祖父,也就是那位许阁老。
“这倒不尽然,贤侄如今康复在即,未来可期,老夫倒是觉得‘悠’字也不错。”又有人开口,是户部尚书姚泰然。
随着这为户部尚书发言,其他人也纷纷开口,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大都在“宁”字上下文章,也有几人在“禹”字上发表意见。
讨论了一会儿,阄已经准备好,而方禹宁也准备抓阄了,这意味着他的字也要出来了。
百官纷纷住口,他们的目光都望向方禹宁,自然好奇方禹宁会选出什么样的字。
“开始吧。”大宾朝方禹宁示意。
方禹宁点头,伸手如壶,里面有好多小纸团,他没有犹豫,随意抓了一个握在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