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也不知道……”
李安澜张了张嘴,她也不敢给襄城公主她们一个确切的答复。
“什么?!”
“什么?!”
襄城公主和城阳公主全都愣在了那里。
正当她们在风中凌乱的时候,李恒那边又开始说话了。
“小生也仅仅是路过,偶然见到长乐公主与这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比试诗词。”
“依稀记得上次枫山上长乐公主随口说的那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还有那句什么来着?哦对!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秋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不仅仅是诗,就连在词上,长乐公主的造诣也足矣让小生钦佩。”
“碧云天,黄叶地,凉风习习重凄凉。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还记得长乐公主怜惜在外征战的将士,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说到最后,李恒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似乎也是在怜惜远方征战的将士们一般。
许久,整个未名湖畔鸦雀无声。
“怎么了?”
“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原本坐在亭台之上端茶浅饮的崔致远眼看着下面的氛围不太对劲,皱起了眉头便起身前来询问。
原本想着就凭借着自家小妹的才学,在这长安城中肯定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存在。
这次前来,也就是为了好好扫一扫这所谓的皇室的面子。
崔致远自小就是听着族学先生说的,那所谓的新朝都是乱臣贼子,甚至还不如他们五姓七望的文化底蕴浓厚。而崔致远等人的自负与骄傲,也就是这样养成的。
这次他就要好好的让那群所谓的皇室子弟瞧一瞧,什么叫做真正的名门望族,什么叫做真正的世家豪门。
“这……原本小小姐是占了上风的,谁知道突然间不知道那里冒出来了一个书生,一下子说出来好几首足矣流传千古的佳句,还说……”
“还说是长乐公主当初随口做的诗句,现在长乐公主不跟小小姐对仗,也仅仅是因为想要照顾一下客人的面子罢了……”
崔家的一个小侍凑在崔致远的耳边小声说道。
“岂有此理!”
崔致远闻言,一下子气歪了鼻子。
看着自家小妹呆愣愣的样子,虽然自己并没有听到那些诗句有多么让人惊艳,但是从自家小妹的反应来看,已经足矣说明一些问题了。
“哪里来的野小子,居然敢砸了我博陵崔氏的场子!”
崔致远咬牙切齿的看着不远处的李恒,危险的眯起了双眼。
“李县子谬赞了。”
“长乐也仅仅是一介女流罢了,这长安城之中,才子遍地,我又怎能得到李县子的如此称赞?”
长乐公主一边心中震惊于李恒脱口而出的诗句,一边稳下了心神,笑着和李恒寒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