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位于墨西哥中部的玛雅古城帕伦克的神庙可能构成一个巨大的扩音系统,能够将声音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根据他们的发现,帕伦克的公共广场和神庙在传送人声音方面的性能就像乐器一样。
当时,表演者和司祭可能站在神庙顶上或者来到专门的“放音室”,向整个广场“播放”歌曲和圣歌。扎拉奎特的发现显示,古玛雅人可能通过在建筑上刷灰泥的方式达到扩音效果。
测量结果显示刷有灰泥的建筑能够改变声音的吸收和反射。借助于现代声音测量仪器和3D电脑模型,研究人员发现帕伦克神庙顶部发出的声音传播距离至少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长度。
而另一支研究小组发现,除古玛雅人外,其他美洲古人也利用建筑处理声音。在秘鲁的安第斯山脉,一座地下迷宫在设计上不仅能够扩音,同时也可以让人丧失方向感。
在对这座位于查文德万塔尔地下的迷宫进行发掘时,研究人员发现走廊能够对人和乐器发出的声音进行声学处理,产生奇特的声学效果。
研究小组发现,迷宫内的一些房间及其相互连接的空间能够对回声进行放大,同时让它们快速反弹回听者的耳朵。
经过处理的声音让人感到不安并丧失方向感。据研究小组推测,当初的迷宫建造者有意这么设计,为的就是迷惑进入迷宫的人。
罗马斗兽场也是一个很大的扩音器。
古罗马帝国的留下的这个神奇建筑,专供奴隶主、贵族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呈椭圆形,长轴187米,短轴155米,容纳五万人人,比现在一个足球场还大。
放在今天,要让五万人都能听到场内发生了什么,需要很大的扩音工程。可是,没有音响的古罗马人做到了,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而在古希腊文明中,一座距今两千多年的剧场一直都受到了现代考古学家们青睐,那就是在雅典附近的埃匹多拉斯剧场。
这座剧场是迄今为止保存完整的剧场之一,建造于公元前4世纪末,而且规模也很大,里面足够同时容纳一万五千名的观众,而且演员在中间表演,周围的观众们可以清晰的听到声音。
埃匹多拉斯剧场是一座露天剧场,那时也并没有现在专业的扩音设备,而且古代的建筑条件也不比现在,可以在能容纳一万五千人的剧场中如此清晰的传达声音,甚至可以媲美现代的扩音设备,这一直都是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
有不同的研究人员提出过不同的设想,曾经就有人提出,很可能是当地的风流促进了声音的传播:
埃匹多拉斯剧场的地理位置比较凑巧,借助了当地的风向,使得演员们在演出的时候吹来的风将演员们的声音吹向了观众的看台呢?
尽管这听起来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没有得到科学研究的有效证明。
一直到后来,研究人员在建造剧场的材料中发现了端倪,原来古希腊人用来建造埃匹多拉斯剧场的座位建材是石灰岩材料。
石灰岩具有滤波效应,对于低频的声音有抑制作用,从而可以将周围的噪音降到最低,于是剧场中的一万五千个座位就充当了“声音诱捕器”的作用。于是观众可以清晰地听到来自演员的声音。
中国同样有着依靠建筑物扩音的伟大奇迹,比如天坛的回音壁。
天坛作为历朝皇帝祭祀的神圣场所,上面发生的一举一动都要清晰的传达到周围几百米的范围,尤其是祭祀的时候宣读祝告文,要让周围那么多人听清楚,于是有了回音壁。
但是作为勾栏瓦肆来讲,不可能有这么宏大的规模,所以古人发挥聪明才智,从各种科学原理入手,解决了扩音的问题。
山西晋祠水镜台建于明清时期,造型雄奇,工艺精细,它扩音的秘密在地下:
戏台地下两侧分别放置了四个个大水缸,舞台表演的声音传播到大水缸形成共振,达到舞台扩声效果。
两侧放置大水缸的做法是不是和后世音箱的摆放很一致?难怪有人为此作诗道:“瓮埋四口分双侧,现代音箱由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