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年轻人的培养和使用上,陈耀华跟几位课题组长始终达不成共识,他一直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利用一切条件给自己手下的年轻科技人员创造锻炼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几年之内,周玉明和许巍就脱颖而出,即使田海涛和唐建林,虽然略逊一处,但放在整个521工程指挥部,也算是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反观其他课题组的组长们,好像都有自己的盘算,他们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不仅课题组的核心工作不让其他人接触,而且不愿让年轻人分担自己的工作,从不公开讨论本组的技术问题。
因为得不到锻炼的机会,这些年来,分布在其他课题组为数不少的年轻科技人员,成长非常缓慢,几乎没有见到表现突出的人,虽然外界认为试验二组的高文峰还算不错,但跟周玉明和许巍比较,显然要差一大截,毕竟他连独当一面的锻炼机会都没有。
对于陈耀华的建议,孙良才认为这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过要是放在以前,他不会赞成这种做法,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让其他人插手自己负责的工作。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下一步孙良才既要负责原料生产线的搬迁,又要顾及尚未完成的试验工作,他可不是陈耀华,两头兼顾他绝对做不到。对于孙良才来说,他赞成老陈的建议,也是无奈之举,谁让这两项工作同时挤到一起了呢,他分身乏术,只能同意在本组找个人,暂时替他负责实验室的日常工作。
“可是,你觉得二组谁能胜任我的工作呢?”孙良才向陈耀华征求道。
“良才,这件事你不该问我,你是二组组长,还对自己组里的人不了解吗?”陈耀华不愿介入试验组的具体事务,免得引起误会。
“你是研究室主任,又长期关注年轻人的成长,我觉得你比我们这些组长还对年轻人更了解,说说你心目中的人选吧,就算供我参考,你放心,我不会说你干涉内政。”看上去,孙良才的话是发自内心的。
“你要这样说的话,那我认为你们组里的小高不错,实不相瞒,对于这位年轻人,我曾长期关注过。”陈耀华也不隐瞒自己的看法。
“小高?他前段时间因为谈恋爱的事,闹得满城风雨,他合适吗?”别看孙良才在政治上不想要求进步,脑子里的传统思维却不少。
陈耀华对孙良才提到的事情记忆深刻,因为他现在兼职的科研课题里的何鸣,就是三个当事人之一。两男一女同时参加工作,都是TSM研究室的年轻科技人员,三人曾经是朋友,年轻人在一起,免不了日久生情,两位男青年对女孩展开了追求,开始阶段女孩跟两位男士保持了几乎同样的距离,但交往一年多后,女孩最终选择了小高文峰,何鸣为此想不开,曾一度影响到工作和跟另外两人的朋友关系。
为了平息那件事对三位当事人造成的影响,陈耀华和他夫人范红英曾亲自出面做工作,所以,他甚至比某位当事人更了解事情的全貌。
听见孙良才再次提起那件事,陈耀华不以为然地说:“谈恋爱怎么啦?咱们也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谈个恋爱出现个波折,又没发生什么大不了的事,怎么就满城风雨了?这对他的工作能力有什么影响?能不能暂时代替你的工作,关键看他的能力和人品,跟其他因素没有关系,你认为他的工作能力够不够?”
“要不是因为谈恋爱出现的风波,我对小高的印象其实一直不错,如果你认为那不是问题,我也同意他暂时代管二组的实验室工作。”
孙良才说的没错,陈耀华作为TSM研究室主任,他对全体年轻科技人员都很关注,只是因为不在同一个课题组,平时在工作上没有交集,他无法亲自对每一名年轻科技人员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但这并不妨碍他通过各种渠道对其他课题组的年轻人进行了解。
记得半年多前,陈耀华兼职的课题需要人手,小高知道消息后,就主动找到老陈,希望调到他的课题组工作,考虑到试验二组的科研任务也很繁重,他就婉拒了小高的要求,并嘱咐小高安心本组的工作,等待展示自己的机会。
试验二组不仅负责两条原料生产线的搬迁,而且他们正在研制的这种原料,在完成工业化试验之后,将来的工业化生产也要跟地方企业联合实施,所以两三年内,孙良才的主要精力都要放在跟地方企业的合作上,根本无暇顾及实验室工作,如果让小高负责试验项目的日常管理,将是他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大好机会。
孙良才向全组布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并宣布在他负责原料生产线搬迁这段时间,由高文峰负责试验工作的日常管理。
向小高交代了近期的试验任务后,孙良才第二天就驻进了521工程指挥部的搬迁办公室。陈耀华抽时间去试验二组转了转,看见高文峰带领职工们正在按计划开展试验,他站在门口静静地观察,有职工发现了他的到来,跟他打招呼,“主任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高文峰回头也看见了陈耀华,他把手头的工作交给身旁的职工,转身走到门口,“主任过来啦?”
“从今天起,你们的组长暂时去搬迁办公室工作一段时间,我来看看大家。怎么样,试验开展起来了吗?”
“根据孙师傅的交代,我们正按计划开展试验。”
“那就好。小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跟你们的组长沟通,多向他请教,无论取得了成绩还是遇到了难题,都要勤向他汇报。”陈耀华叮嘱道。
“主任放心吧,我会记住你的教诲,尽可能多地向孙师傅请教和汇报。”小高是个聪明人。
陈耀华也是用心良苦,和其他年轻技术人员一样,高文峰一直抱怨在孙良才手下得不到锻炼的机会,现在有机会了,他希望年轻人表现的主动一些,起码首先给师傅一个好印象,让师傅改变观念,往后将有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