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中期,上级部门给了521工程指挥部两个去美国考察学习的名额,陈耀华早就想实地了解莫顿公司的科研和生产管理运作机制,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本身又是521工程总指挥,让他带队出国考察,是顺理成章的事。
但是,上报给主管部门的出国考察名单,却是周玉明和郭新民的名字,“陈总,你是国内顶级专家,又是521工程总指挥,你怎么不去呢?”办事人员十分不解。
“我都五十多岁了,应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毕竟521工程的未来主要靠他们。”
“你可知道,这是部里从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来的机会,十分难得,凭你的身份,由你带队出国考察,收获最大。”
“我知道机会难得,但咱们也要相信年轻人,把机会留给他们,也许收获更大!”
周玉明和郭新民同时出国考察学习一年,陈耀华再次一身兼三职,除了自己担任的521工程总指挥,他要暂时代管TSM研究室主任和521工程办公室主任的工作。
这一年,因为TSMT500和TSMT600两个系列产品在年初和年末先后投产,并陆续投放市场,加上TSMT700的探索实验处于关键阶段,陈耀华要么在单位不分昼夜的忙碌,或者出差奔波于用户和市场之间,因为长期得不到休息,到了下半年,头发白了三分之一,也消瘦了一些,整个人看上去苍老了不少。
在周玉明和郭新民出国考察学习归来的欢迎会上,两位同事拉着陈耀华的手,看着他深情地说:“陈总,这一年你受累了!”
“年岁不饶人啊!要是放在十多年前,这不算啥,那时也是身兼数职,整天忙个不停,却没感觉多累,现在老咯,要是你们再不回来,我恐怕真坚持不住了。”
“我们回来了,工作上往后我们多担当,你多休息。”
陈耀华感谢两位同事的好意,但他哪里闲得住,在把代管的工作跟周玉明和郭新民做完交接后,便召集521工程专家咨询小组开会,听取两位出国考察人员的汇报。
老陈最关心的是TSM材料的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听了周玉明和郭新民对这两方面情况的详细介绍,他当场叮嘱TSM研究室主任,紧盯技术前沿,抓紧时间进行探索实验,随时关注该领域的最新趋势。
工作安排妥当之后,老陈随即去南方出差,因为前段时间接受有关部门委托,准备由521工程指挥部作为依托单位,制定行业的国家标准,老陈是行业的国内顶级专家,这件事自然要由他来牵头。
这次出差有两个目的,除了当面向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同行征求意见,也想听听大型用户对标准的建议。另外,根据周玉明和郭新民汇报的情况,老陈还想顺便对TSM新材料的国内市场趋势进行一番调研,以便确定521工程未来若干年的科研选题方向。
就TSM材料标准的制定,国内同行提出了不少意见,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毕竟他们所在的单位,无论TSM材料的生产技术还是研究水平,所处的高度都跟521工程不在一个层次。
通过去粗取精的筛选,陈耀华吸收了其中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标准的初稿形成后,他先让521工程指挥部专家组的成员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再将其发送至国内其他同行,广泛征求意见。
不久之后,一份饱含陈耀华心血和众多同行智慧的TSM系列材料的国家标准正式形成,并经专家审核通过,近几年杂乱无章的国内TSM材料生产现状,终于有了规范的标准。
结合国内市场调研的情况和国际上的发展趋势,陈耀华和521工程指挥部的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TSM系列材料的科研选题,要朝着性能差别化的方向努力,不仅如此,随着材料用途的不断扩大和对生产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科研工作围绕材料性能的不断提升而展开,同时,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和安全问题,也是科研选题的范围。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521工程的科技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归纳后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围绕继续提升材料性能的课题,另一类则着力解决材料性能的差别化,第三类课题是围绕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问题开展科研工作。
经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三大类十四个课题,成为TSM研究室在未来一段时间的科研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