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束束信号弹升空,火炮轰鸣逐渐停歇下来。舰队再次集中起来,开始返程。
三个舰队长计划的很好,在南赵船队北上的途中,每天晚上都对他们进行今天晚上一样的炮轰,直至南赵船队坚持不住。
可现实总是很骨感。
第二天天一亮,天空中飘起了细雨,阮小七就收到了前线的情报。“南赵舰队大溃散,只剩下两百多艘停在了淮河入海口南部海域。”
“这就结束了?”阮小七不敢相信。
“差不多结束了。”
剩下的两百艘船对兴汉盟来说,一点威胁都没有了。
(这场海战本来可以写许多的,为爱发电,坚持不下去了。)
……
第二旅和第三旅从涟水度过淮河之后,径直南下,并没有走涟水至楚州山阳的官道。
沿海的路并不好走,一方面这里人烟比较少,没有正经的官道。另一方面,这里河流太多,沿海降雨量大,随便一个小山包都有泉眼流出,然后形成一条条小河流,向东汇入大海。
这些河流养育了淮南东路的百姓,让这一片土地上的百姓可以种植高产的水稻(水稻产量大于小麦、大麦),但却极大的阻碍了兴汉盟野战军的行军速度。
当地居民在河上修有桥梁的,有些河面宽阔的区段也会有渡口,可是这些桥梁、渡口都设置在当地人互相流通的节点上,并没有从南到北的设置。
走现成的桥梁就必须得绕很多路。
不得已,野战军只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南赵北上的二十万大军在得知第二旅、第三旅沿海绕过大军南下之后,立即从中军分出十万大军追了上来,剩余的十多万则继续北上。
南赵军有运河运送补给,行军速度稍快。兴汉盟军由于海军那边正在海战,补给只能自己从陆路运送,所以行军速度慢了许多。
很快,双方在泰州的兴化县相遇。
南赵十万大军在兴化城西南方向三墩镇和陵亭镇(兴化城正南方)之间驻扎了下来,挡住了兴汉盟军向扬州前进的必由之路。
这场决定性的战役不得不打响。
孙立派军队在兴化城搜刮了一番,补充了一下军队的补给,在闰四月十九日来到了三墩镇北面。
十万大军,营寨连绵三墩镇和陵亭镇之间的所有区域,在这一片区域挖了大量的壕沟,用挖壕沟产生的弃土垒起了大半人高的土墙。
一副要死守的架势。
“我敢打包票,韩忠肯定在对面。”刘信均信誓旦旦的说道。
“他在不在已经不重要了,前面这片壕沟阵,我们怎么破?”孙立问道。
“这有啥,他们又没有加设铁丝网,也没有火枪,我们找准一个点往里突,南赵军肯定挡不住我们。”刘信均回道。
兴汉盟的演练作战中,铁丝网、壕沟、碉堡等后世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方才出现的防御工事已经全部出现,作为旅长,两人当然都已经掌握。
“强突?我们正打的焦灼,敌军从两边包围过来怎么办?”孙立问道。
“那我们就打三墩镇,他位于壕沟阵西边,这样我们就不会被三面包围了。”刘信均回道。
也算是一种办法,不过打壕沟阵,肯定会产生大量死伤。
谁知道壕沟里都藏了什么武器,或者挖了什么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