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长安已有数百人冻死街头,此事若不及时处理,恐怕会有更多的百姓遭殃啊。”
太极殿上,民部尚书说道。
“长安城内的木炭价格如何?”
李世民轻邹眉头问道。
这样的事情每年都会发生,一到冬季,各种各样的灾情便开始传入长安,其中多数都是雪灾,冻死人无数。
“木炭的的价格比之平时高处十几倍不止,寻常百姓根本买不起,只能减少外出,一家人依偎着相互取暖求活。”
“这些个奸商啊,一到灾年便开始吸百姓的血,吃百姓的肉,朕真是恨不得将他们一个个的都拉出去斩了。”
李世民有些气愤的说道。
随即又冷静了下来,说道:“从真的内库中拨出一万贯安置那些受灾的百姓,集中起来取暖能剩下不少木炭。”
“陛下,这一万贯终究是杯水车薪了,寒冬漫长,一万贯下去都听不到响。”
民部尚书诉苦道。
“暂时先这样吧,先度过眼前的困难,然后慢慢想办法吧,总不能什么都不做,那样的话谁还相信朝廷。”
“哎,也只好先如此了,只是不知道今年又要死多少人才能结束。”
民部尚书感慨的说道。
李世民有些无奈,没有钱粮是个死结,自己的雄心壮志处处受限。
历史的关注点从来都不是底层的百姓,史书上的一场灾难很多时候只有一句话便将之带过去了,某年某月某地发生了旱灾或者水灾,再多就是记录朝廷、官员们怎么伟大,怎么救民于水火,而对于人民的境遇聊聊数字,死多少人好像并不是那么的重要,连奏章都可以直接写成死伤数万人,数万人也成了最神秘的数。
这些人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而非是民众的生死。
————
朝会结束后李世民依然埋头干活。
“陛下,该用午膳了,皇后娘娘派人来催了好几回了。”
太极殿中,李世民正在伏案批阅奏章,闻言说道:“朕知道了。”
李世民摸了摸空腹,只得放下手中的奏章,往殿外走去。
不多时便来到了立政殿。
长孙皇后正端坐在饭桌前等李世民前来。
“观音婢若是饿了便先用膳便,不必等朕的。”
李世民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长孙皇后忙起身迎接,“丈夫在外忙碌受累,岂有妻子一人独享的道理。”
李世民会心一笑,在桌前坐了下来。
“观音婢今日怎么有闲心练字?”
李世民看着桌上的字,随口问道。
长孙皇后笑了笑,说道:“这是桓儿前些时候写的长短句,写的极好,便记了下来。”
李世民拿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师傅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